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在我们身上看到一些错误的认知阻碍着我们前行的脚步。
到底是哪些错误认知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萌姐为我们总结的内容:
1、认为能力通常是受到基因的限制。最常见的说词有:“我没那天赋,我天生怎样,怎样。”如果是你,你会做那个畏缩逃避改变的人,还是做那个迎难而上的“孤勇者”?
2、认为投入时间更长的人就一定更擅长做某件事。其实是一个人缺乏自信心的表现,总感觉自己这么晚才起步,再怎么学也肯定会比别人慢。但他却忽略了时间没有早,没有晚,只有刚刚好。
3、认为只要努力就能提高。努力并不是获得成果的唯一条件,千万不要混淆了。
一个人的天赋我觉得它只是一个稍为高于其他人入门的天生能力,如果这个人能在未来的日子里持续践行,是会比其他人更容易获得成功。反之,如果后期他不在具有天赋的那个领域上去深耕,即使他拥有天赋也不可能获得成功。
读到这里,你应该想问:刻意练习的要求这么高,是不是就意味着要停止工作来专门练习呢?萌姐回答道:其实并不需要。王阳明的心学一直教导大家:要经常事上练,什么叫事上练呢?指通过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上面进行刻意练习。
这个时候,你就要把这次汇报工作当作是演讲训练。我们可以先把草稿拟出来,这是不是又锻炼了我们的写作能力?你写出来的汇报内容是否与领导的意思相符合,这么一个过程就完成了演讲训练的目标达成。
等整个演讲结束后,请会上的领导和同事给予内容上的反馈,在反馈中我们能第一时间得到有效地建议。通过真实场景下的锻炼,更能让我们得到充分的锻炼,这就是刻意练习带来的成效,因此我们要珍惜每一次机会,好好地展现自己。
在这里有一套非常好用的方法要分享给大家,那就是4F原则。什么是4F原则?它们分别是专注、反馈、纠正和高频练习。我自己非常喜欢唱歌,无论我唱得有多好,但是却只停留在业余歌手那个层次,但是专业歌手就很不一样了,因为他们地每一次练习都不是开心放松,而是专注、不放过任何一粒音的演绎,务求能够让声音技巧、呼吸控制等发挥最专业的水平。
把练习课程的时间缩得更短,是迅速提升自己新的技能水平的最佳方式。反馈指的是你练习发声,哪里唱高了音,哪里跑调了,这些都需要后台人员给予他提点修正。
最后一点就是高频练习,高频练习有几个关键词:反复、有目的性,直到做到熟练程度,这种练习只有提高做的次数,并在每一次练习都能持续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