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Maco。
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美可玩故事服务号
很多家长听到孩子哭闹时,会本能地紧张起来,心跳加快,进入“救火模式”,想尽各种办法要让孩子的停止哭泣。
但是,很多家长忽略一个实事,就是你让孩子不哭,孩子就真的不哭了吗?现实往往是你越想 制止孩子哭泣,他越哭个不停;或者是孩子强忍泪水,压抑情绪,变得郁郁寡欢。
那么,当孩子哭泣时,到底怎样做才最恰当?
一、哭和笑
都是一个人真实的情感流露
首先,我们必须明白一个道理:哭和笑都是一个人真实的情感流露,情绪本身没有好坏。
我们开心的时候,会哈哈大笑;那当我们难过的时候,自然也需要通过哭泣来缓解负面情绪。
所以,我们在面对孩子哭泣时,不要着急让孩子停止哭泣,因为这时劝孩子“别哭”是没用的。
作为一个不到3岁的孩子,想要吃零食,吃不到就会难过,就会哇哇大哭。
这些情绪都是孩子最正常、最本能的反应,释放出来就好了。如果一味制止孩子哭, 那么负面情绪就得不到缓解。
委屈、难过和愤怒就在那里,父母不让哭,这些情绪释放不出来,它们会去哪儿呢?它们停留在孩子的心里、身体里。
长期而严重的压抑、长期得不到理解和满足,糟糕的感受长期积存,青春期时期容易变得叛逆、不服管教。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在青春期会出现那么多问题的原因之一,就是负面情绪得不到释放。
面对孩子的哭声,我们应该认同孩子的负面情绪,并让孩子学会释放负面情绪,比如通过哭泣。
2014年的一项研究发现:情绪化的泪水会释放两种让人感觉良好的物质:催产素和内啡肽,能够缓解身体和情绪上的不良体验,因为这些激素会产生愉悦感和深刻的幸福感。
从孩子的角度来讲,一个孩子只有经历了负面情绪,他才可以学会控制情绪,学会给孩子哭泣的权利很重要。
二、生生吞下的眼泪
只会让孩子的悲伤翻了倍
电影《头脑特工队》讲述的是莱利的生活被大脑中的5种情绪掌控着,其中支配悲伤情绪的忧忧经常被其他情绪排斥,在他们看来:悲伤是一种坏情绪。
但是,当悲伤的情绪消失的时候,快乐的情绪也同时消失,大脑只剩下愤怒、害怕与厌恶。
因为缺少悲伤的情绪,长期积压在内心的痛苦得不到无处释放,最后莱利的情绪全线崩溃。
直到忧忧重新回到了莱利的大脑,放声大哭之后,重新找回了快乐。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要求孩子们要阳光开朗。有位家长曾经分享,她总是在孩子哭泣时,严肃地对他说:“你为什么要哭?做个大男孩好吗?”
孩子在听从了父母的话后,情绪却变得愈加不稳定,最后他用暴力代替了眼泪,通过砸东西去宣泄自己的情绪。
哭也是一种情绪,如果强压着,没有释放出来,要么让孩子变得郁郁寡欢;要么让孩子变得叛逆又易怒。
三、允许孩子自己和情绪“待一会儿”
当孩子产生情绪时,不必急于解决问题,允许孩子自己和情绪“待一会儿”。
这时候,家长们也可以通过“共情和陪伴”,让孩子更好释放情绪。
比如说,孩子不小心把自己喜欢的玩具弄坏了。
玩具坏了,很难过,对么?要是妈妈喜欢的东西坏了,妈妈也会难过的,你想哭就哭吧,妈妈会陪着你的。
这时,孩子会感到被理解,心里会觉得“我发泄情绪是正常的”,就会感到安全,情绪也会逐渐平静下来。
这个过程是让孩子明白:生气、伤心、恐惧、嫉妒这些负面情绪,其本身也不是一件“错”事,而是一个人的真实情感,要去接纳它。
相反,如果我们在孩子释放情绪时,阻止他。比如孩子在哭泣时,要求他立马停止哭泣。
当孩子的负面情绪被否定时,他会自我怀疑:是不是都是我的错?是不是我有问题?
这种自我怀疑,将会潜伏在孩子的思想里面,一直慢慢带着它成长,让孩子变得自卑。
孩子哭,一定是有原因的,就像我们哭也是有原因的,当孩子哭的时候,就是我们走进孩子内心的好时机。
四、接纳孩子的情绪
并不是接纳孩子所有的行为
我们允许孩子通哭泣释放自己的情绪,但是不允许孩子通过哭去获得一些“特权”。
比如规定孩子每天只能玩1小时的游戏,1小时后孩子还想玩,家长不同意,他就发脾气、哭泣,这种是不被妥协的。
但是,我们还是应该接纳孩子的情绪,对孩子表示理解:
“妈妈知道你还想看打游戏,不让你看,你很生气、伤心。”
“你可以哭,你也可以来找妈妈安慰,但是已经定好的规则我们必须要遵守。”
用一种更为理性的爱,无条件接纳孩子的情绪,有原则地规范孩子的行为,才是真正为了孩子好。
孩子的情绪管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需要父母给予更多的耐心。
家长们还可以通过让孩子收听【美可玩故事】的情绪管理故事,帮助孩子去感受和识别自己的情绪。
《【管理情绪】蘑菇幼儿园》这个故事是基于儿童心理成长特点而研发的,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与需求,童趣的故事能让孩子产生持续的浓厚兴趣。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引导孩子去表达自己的情绪,并探索情绪出现的原因,以及情绪对行为的影响。
情绪管理,是高情商孩子的必备技能,帮孩子做好情绪管理,方法很重要!孩子易怒哭闹玻璃心,一听故事全解决👇
【美可玩故事】根据儿童 (3-12岁)成长特点与需求而进行创作,课程内容建立在理解孩子心理需求的基础上,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通过7个童趣的故事,从不同场景去尝试着体会孩子当时的情绪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