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我觉得遗弃就像是一道光谱,在最严重的那端,是像马克的父亲那样抛家弃子,完全抽离孩子的生活。而当孩子想要你陪伴时,你让他走开,或孩子想让你看他的画作时(某种程度上,那是孩子试图向你展示他真正的样子),你只是做做样子,敷衍一下,并没有认真地去看,那也算是一种程度轻微的“遗弃”。
这种想把孩子从自己身边赶走、想让孩子睡久一点、想让孩子独立玩耍以免占用你时间的感觉,会在你不想去理解孩子的时候出现,因为孩子让你痛苦地想起自己的童年。正因为如此,你无法迎合孩子的需要。
你可能会告诉自己,之所以把孩子推开,是因为你想要体 验生活的其他部分,例如工作、朋友、追剧、娱乐,但你要知道,孩子这么黏人只是一个阶段的表现,等小孩慢慢长大,不再那么黏人以后,你可以重拾工作、朋友和休闲娱乐,而且未来肯定会有一天,孩子不再需要你,并想方设法远离你。
遗憾的是,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很难意识到这一点,很难阻止自己把幼时受到的对待继续传给下一代。我们需要注意自己的感受,然后反思。正视自己想要采取的不当的因应方式(以马克的例子来说,是抛下妻子和儿子,一走了之),会让人产生愧疚感和防御心态。但愧疚不是坏事,当我们意识到正在发生的事情时,可以把愧疚化为庆幸,因为它提醒我们需要改变。
【反思】
回想自己面对孩子兴奋地画作,或者静心准备的礼物,或者开心地和我分享的美食,我大多都是敷衍孩子,没有真正地鼓励孩子,欣赏孩子,表达感谢!有时总希望逃离,让自己有独处的空间。现在想想,这也许是因为自己小时候也缺少父母的真正陪伴,印象中童年时跟着奶奶的时间多,好像父母总有忙不完的事,地里的,家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