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非首发,首发灞渭人家,id:惠建武。
兔娃拜年
元旦刚刚过去,春节便接踵而至。在关中灞桥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有一种相传很久的风俗:新婚夫妇在结婚第一年的春节期间,必须给双方的所有亲戚拜年。
兔娃,家中的独生子,去年举办了红火热闹的婚礼,而今年春节的拜年可算是家里的一件头等大事。兔娃的父亲悠闲地坐在向阳的台阶上,一边享受着阳光的温暖,一边陷入深深的思考中。他去年五月才正式办理了教师退休手续。他深知,过年走亲戚拜年是中华传统习俗,也是亲友间辞旧迎新、互相表达真挚祝福的一种美好方式。作为刚成家的新人兔娃夫妻,第一年去亲戚家拜年意义更是重大。过年祝贺那是理所当然了,最主要的还是认认门,熟悉一下各自的新面孔。
兔娃的母亲,一直在农村辛勤劳作。她对那些流传下来的农村风俗和人情事故往来非常讲究。因此,在父母的精心安排下,兔娃提前在超市购回了丰厚的礼品,以备拜年之用。
在除夕之夜,兔娃与他的父亲在客厅里一起观看春晚。在享用完美味的年夜饭之后,两人聊起了家常。身为教师的父亲对传统文化怀有浓厚的兴趣。在春晚节目的间隙,兔娃的父亲分享道:“古时候过了腊八节,人们便开始互相拜年,这叫做‘拜早年’。而在大年初五之后、元宵节之前,人们也会相互拜访,这叫做‘拜晚年’。初二是到初五是拜年的最佳时期。兔娃,你要记住,尽量在初五前拜访完该拜访的亲戚。”兔娃虽然注意力还在手机屏幕上,但父亲的叮嘱已经记在了心里。如今已经二十多岁的他,深深感受到了父爱的伟大与温暖。
兔娃的母亲和媳妇正在忙着包饺子。不知不觉间,这个温馨的场景已经从厨房转移到了客厅。婆婆和儿媳围坐在沙发上,手上的动作不停,擀面皮的动作熟练流畅,包饺子的手艺更是无可挑剔,他们还在聊着家常。话题渐渐转向了拜年上,兔娃的母亲开始详细讲述家中的亲戚,姑姑、姨姨、舅舅们分别住在哪里,儿媳听得非常认真。
兔娃的母亲接着讲起了另一个故事。据说,古时候有个叫“年”的怪兽,每年腊月三十的晚上,它都会挨家挨户地吃人。为了躲避这个可怕的威胁,人们会在门口放上肉,然后紧闭大门,躲在家里不敢出来,直到年初一的早晨才敢开门相见,互相庆贺没有被年兽伤害。久而久之,这就演变成了拜年的习俗。
除夕夜的钟声准时响起,新的一年如约而至。此时,鞭炮声响彻云霄,微信和短信祝福也纷纷涌来。兔娃在燃放鞭炮后,立刻忙碌地通过微信给亲朋好友发送祝福、拜年。对于兔娃夫妻这样的年轻人来说,除夕夜的微信、短信拜年已经成为过年的重要环节。他们不断地发送祝福语,如“新年快乐”、“兔年大吉”、“平安健康幸福”、“事事如意”等。几分钟后,手机拜年祝福到达了高潮,这种气氛一直持续到凌晨一点左右。兔娃的父亲知道,电话问候是一种传统的拜年方式,但与微信、短信拜年相比,它显然不够便捷。他一边走向卧室,一边感叹二十一世纪科技的飞速发展。
大年初一的清晨,兔娃的父母便早早地起床忙碌起来。母亲剥葱切蒜,父亲则添柴烧水,奏响了大年初一饺子的序曲。他们的心中也充满了喜悦和期待。兔娃的母亲一边忙碌一边想着:再过一年半载,兔娃有了孩子,也就是自己的孙子。初一的早晨,孙子会给自己和兔娃的父亲磕头拜年,说出那些吉祥的话语,比如“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就像兔娃小时候给爷爷奶奶磕头拜年一样。她也会提前准备好压岁钱给孙子。想到这里,她的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兔娃两口子起床后,一切收拾妥当已经快8点了。吃完香喷喷的酸辣汤肉饺子后,兔娃领着媳妇来到街道上。按照灞桥的习俗,大年初一是不会出门走亲戚的,只是邻里之间互相串门祝福、闲聊。
兔娃刚出门就碰到了从小玩到大的发小虎子。兔娃远远地就喊道:“过年好,虎子!”虎子只是用眼睛不停地瞄着兔娃的媳妇。兔娃的媳妇却落落大方道:“过年好!”虎子一时间有点措手不及:“好,好,同好!”
此时,街头巷尾已经热闹非凡。尽管有的人还端着饺子碗,但他们都没有忘记互相道贺、祝福、送上新年的问候。兔娃今天特别开心,他平时只抽十元钱的烟,年前在给丈人买烟的同时,也给自己买了一条芙蓉王。他掏出烟,给在场的人每人发了一支。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爽朗的笑声和祝福的话语响彻整条街。拜年、祝福、热闹的气氛和地上的“红地毯”,营造出浓浓的年的气息。这样的乡亲互动,满满都是乡土情与深情厚谊,温馨又动人。
正月初二,关中地区有一个独特的传统习俗,名为“携亲归宁日”。在这一天,已婚的女儿会回到娘家,向父母表达新年的祝福和敬意。这个习俗充分展现了家庭之间的紧密联系。兔娃的母亲在前一天晚上特别提醒兔娃,在拜访别人家时要注意言辞。她教导兔娃要多说吉祥话,赞美他人,并且要尊重长辈,给他们充分的机会说话。简而言之,兔娃的母亲强调了“过年说好话,出口称吉祥”的重要性。
兔娃刚踏进丈人的家门,就毕恭毕敬地向丈人丈母娘鞠躬贺道:“爸、妈,新年好!”丈人丈母娘满脸喜悦,热情地指引兔娃坐下。桌上已摆放着琳琅满目的水果干果。兔娃的妻子则陪着母亲去了厨房,共同为手工臊子面做准备。
在岳父家吃过臊子面后,兔娃去给几个妻哥拜了年。由于兔娃今年的拜年行程很紧,每到一处,坐不了多久,喝杯热茶后,便又匆匆前往下一家。但是新年祝福的话语总是少不了。当然,兔娃并不会收下红包便走人,那样显得过于敷衍。
回到丈人家已是午后4点,一桌丰盛的美食映入眼帘。鸡鸭鱼肉,生猛海鲜,应有尽有。兔娃深知自己酒量有限,便以茶代酒,祝愿二老福寿安康,寿比南山。
兔娃的父母亲姊妹众多,有一个姑妈和两个姑姑,一个姨和两个舅。兔娃自小受小姑的宠爱,所以今天特地赶在饭点去小姑家。按照父亲的嘱咐,他原本应该先去姑妈家。虽然兔娃理解并同意了父亲的要求,但他为了自己开车的方便,还是改变了计划。
在灞河岸和渭河边的人家,都会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与亲戚商量,选定一个固定的日子进行“待人”,一般都定在初六前。“待人”的日子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今天小姑家正好“待人”,兔娃稍微多停留了一会儿。当然,他还是按照预先安排完成了当天的“任务”。
兔娃在初四有个特殊的安排。他上学时深受老师们的喜爱,但在他的心中,王老师的位置无人能及。尽管未能考上大学,但兔娃始终无法忘记王老师对他的教导和无微不至的关心,以及他们之间那些珍贵的回忆。就是现在,生活中碰到难题,兔娃还会寻求王老师的指点。
在行车前往的途中,兔娃不禁好奇地问媳妇:“你以前在学校时,有没有给老师送过贺年卡?”那个时候,小小的贺卡是学生们表达新年祝福的首选。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新的拜年方式层出不穷,那小小的贺卡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媳妇笑着回答:“当然送过了!”兔娃在上学的那些年,每年春节都会用心为王老师准备贺卡,并亲手写下祝福的话语。毕业后步入社会后,每到春节他仍然会去拜访王老师,以此表达对恩师的感激之情。
兔娃一见到王老师,便热情地打招呼:“新年好!”接着是关心体贴的话语,提醒老师要注意身体。老师也没有忘记与兔娃分享回忆,同时给予鼓励,激励兔娃要继续努力。这种氛围让兔娃的媳妇也感受到温馨,她虽然是第一次来这里,却也觉得很自在。时间在欢声笑语中过得飞快,不知不觉一个小时过去了。兔娃与媳妇起身告别,老师热情地挽留他们共进午餐,但夫妻俩婉言谢绝了。兔娃解释说他还有“任务”在身,否则他真不愿意离开。他紧握着老师的手,深情地说他会常来探望。
正月初五那天,兔娃又匆匆忙忙地拜访了媳妇的三个姑母、两个姨母和一个舅舅。待他回到家时,已是夜幕降临。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经过一番细算,发现还有一些双方的表兄弟姐妹家尚未探望。兔娃的父亲意味深长地说:“若真心拜年,十五也并不算晚。”
第二天,兔娃偕妻按照灞桥一带的习俗,继续他们的拜年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