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的一个早晨,我起床为家人准备早餐。一开始,我还是很有能量的,看到老二起床了,就微笑着跟儿子打招呼,邀请孩子跟我一起煮早餐。(此时我的感受是预约的,有能量的)
煮早餐的过程中还带着娃一起,让他帮忙打开鸡蛋放进锅里,孩子也很乐意做,我也享受着这个互动瞬间。
煮完早餐,还有能量去耐心的把其他两位娃和老公叫起来,等他们洗脸刷牙,让娃们吃早餐。
看到老二,拿着筷子在发呆。我的催促就来了。提醒老二,认真吃饭,不发呆。(这个时候我感觉到自己开始急躁了)对老二的提醒让我不禁问自己:孩子们为什么要吃饭?对他老说,吃饭意味着什么?他们是主动吃饭吗?我怎么样可以让他们喜欢上吃饭?我是在尊重孩子吗?
这一系列的问题问下来,我感觉自己的情绪平和了,但是面对老二和老三的吃饭过程发呆、拖拉,我除了发火、威胁,没有第三种办法。鼓励?引导?肯定孩子的进步?我居然脑子里一片空白…难道孩子就真的没有值得鼓励的点吗?一定要批评、指责和威胁吗?
这些思考,让我多了一个觉察。是,我对孩子的认可和肯定不够,我可以静下来,多梳理一下孩子做得好的。这样才能养出一个有幸福感的孩子,而不是“有用的孩子” 。
学习的过程,理解了家长的不同养育,养出来的孩子的不同结果。比如说:
控制型的父母,孩子不自信、拖拉、胆小、两面派;
骄纵型的父母,孩子无法无天、唯我独尊、不懂得感恩;
忽视型的父母,孩子自卑、没有安全感、完全不懂得爱、人际关系也会很疏远。
和善而坚定的民主型父母,才能养育出乐观、自信、感恩、有上进心、有责任心的孩子。
所以我现在的所有学习和改变,也都是在让自己往民主型父母靠近。我希望自己可以带着爱去引导孩子,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教导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