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诊断是一项随时随地都发生的事情,有可能是小诊断,有可能是大诊断。搜集数据是为了组织诊断、沟通访谈是在做组织诊断。一个不会做组织诊断的HRBP只会一直陷进事里面,没有看到前后左右,前因后果,甚至忘记这艘大船(组织)原本航行的方向,风向在哪里他就会在哪里。
HRBP做的组织诊断实际是一种过程干预,当业务在聚焦深耕的时候,抬头看天,帮助组织看到海面下隐藏的冰山,在发现问题时候,帮业务找到答案,答案一定是业务自己找到的,我们通过工具不断夯实过程的力量,不是立竿见影的解决问题,而是让组织拥有自愈的能力,促进、帮助业务找到潜藏在内心的答案。如果我们带答案去,我们就成为业务的天花板了。
为什么说组织诊断是随时随地发生的事情呢,因为船开动了之后,是不会停下来的,HRBP只有见缝插针的去做虚事,把虚事做实,正因为组织诊断无处不在,所以最终都要回归到助力业务成功上。
很多空降HRBP新到一个组织,就想要快速找到组织的痛点,然后解决,彰显价值。实际上这么操作是不现实了,世界上没这么多盖世英雄,而且凭什么解决问题的是你?你的前任,甚至前几任都解决不了的问题,为什么你可以解决?我觉得一个优秀的HRBP,找到组织的痛点是基本功,真正的产生差异的是怎么寻找过程的力量,怎么去构建你的势能,每一个势能的积累,都是给业务成功的助力。这里的势能是指一个个小问题的解决,一个“解决”就是一个扣,几个扣就形成网,这个编织网的过程,让你逐步找到组织的文化、建立个人IP、建立资源、群众基础,获得更大的信任。最终你会发现大问题其实就是一个个小问题。在实际解决问题(诊断)的过程中,HRBP需要举要非常强的情商,要懂职场政治,还要有人力资源专业转化落地的能力,要能文能武,人力资源专业在落地过程中,变化很大,所以HRBP不能纯理论,也不能陷到表面的事情上,要追求简单、高效,并且能够平和的心态去平衡业务与管理。
很多HRBP会觉得组织诊断要懂很多工具,诊断的成功在于选择何种工具,但实际上不是的,诊断成功的关键在于如何去把势能搭起来。诊断工作,大多数时候HRBP岗位都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例如业务老大觉得这个不是问题,hrbp觉得这是问题,那么这个问题最终一定不是问题,与bp能力无关,只是bp不够权威。所以hrbp在做诊断工作时候,项目启动的背景一定要得到业务老大的认可,有条件的组织要把coe的人拉进来搞。我发现很多hrbp都喜欢自己把方案什么的全部搞完,然后自己去实施,这个实际上是错位的,你有时间把方案设计好,那就代表你前面信息搜集阶段没做好。所以hrbp千万不要独立完成组织诊断、治疗的任务。
组织诊断其实非常简单,把大象需要三步:1、打开冰箱门;2、把大象放进冰箱;3、关上冰箱门。组织诊断也需要三步:找差距、搭平台、做优化。
在诊断有一个前提:HRBP要理解业务。不理解业务就没有诊断可能性。理解业务就三个方面。行业:对行业是否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友商的优劣势;业务:当前业务的痛点是啥、客户有哪些、业务流程是咋样的、项目的能力水平咋样;人才:管理风格、梯队、精神领袖、核心骨干、潜力新秀的了解;针对这些方面我们可以通过“看聊做”来达到。
看:规章制度、流程文件、组织架构图、组织人员图、人才档案、流失率、团队士气、团队的沟通机制、团队的人员关系、员工的工作状态和饱和度;
聊:正式沟通就是参会参会参会,非正式沟通要利用好饭局、团建活动;多找业务的头、精神领袖、新人、骨干这些人沟通;
做:跟着业务流走,每个岗位都体验一遍,多到一线去,走到客户那,走到友商那,像海绵一样吸收信息。
组织诊断的第一件事情是收集数据,没有数据就是无源之水,摸不着头脑,也容易碰到利益山头。蛋糕可以切,但是得审时度势。数据这里最关键的数据不是组织的痛在哪里,为什么痛,而是组织内的山头主义、联盟、利益关系,这些政治因素无形的影响着一个个决策。因此要想变革成功,就要想清楚,谁能拉入伙,谁会支持你,谁会成为你的敌人,怎么把敌人变成朋友,这些也是积蓄势能的过程。
接下来找一个工具,工具是啥无所谓,什么六个盒子、7s模型、杨三角之类的都可以,模型主要是为了给你方向,沿着这几个维度去诊断,挖掘出问题再解决,组织就能健康起来。切记:在使用工具时候,你只是一个引导者,答案是源自业务员工本身,我们只需要帮助他们挖掘出潜藏在他们脑中的财富。
当你使用了工具之后,得到的数据要形成一份报告,精美的报告可以给你助力加分,分析结果的编写也要考虑政治关系和落地的可能性。结果一定是永久性的,要形成一个平台机制,让组织拥有自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