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本文继续品读《论语》第十五篇“ 卫灵公篇”,本篇记述的内容比较广泛,且重点论述了君子的人格要求。

在上文品读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文中先是提到孔子对“仁”的看重,在孔子看来“成仁”胜过了生命。

且“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成仁”是孔子追求的最高境界。

而实际上,孔子在“求生以害仁”与“杀身以成仁”二者必选其一的时候,他才赞成“杀身以成仁”。

无论是“杀身成仁”,还是“舍生取义”,在某种程度上都是道德和正义的胜利。

后文提到子贡来问“为仁”,就是说要如何实施仁德。

孔子先告诉子贡,若想将一件事情做好,首先得把做成这件事情的工具准备好。

而这个“工具”指得是自己所处的环境和结交的朋友。

想要“施仁”,就要先修养好自身,一是选择好的居住环境;二是结交贤人志士,学着他们做事。

我们要想成功,首先要在平时给自己多一些磨砺,为自己的成功增加一些砝码,只有具备有力的条件,才能做好事情。

继续下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支付 ¥1.99 继续阅读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