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公众号:三姐爱读书
世间万物皆有其内在的秩序,做学问也是如此,循序渐进,方可学到真知。
在《青年与学问》这本书中,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唐君毅,将做学问划分为六大阶段,它们分别是:
①、学问的第一阶段,是相信他人的话,此他人,或是父母,或是朋友,或是师长,或是所佩服的今人古人,或是公认的圣贤,而依他的话去思想。
“器之大,在其能容物。人心之大,首先表现于其能信与愿信之量。”
就像一个刚学步的小孩子一样,要想学会走路,必须扶着大人的手,一步一步往前走。
即使中途会跌倒,也没关系,从头再来,从跌倒的地方爬起来,继续勇敢地向前迈步。
做学问也是同样的道理,在最开始的阶段,我们最好是不能持怀疑与反对的态度。
凡事都是绝对的怀疑,那么很难开启学习之旅;而绝对的反对,那么,任何学问根本没法开始。
因此,在学问之初,我们要秉着谦逊的态度,敢于相信师友长辈的话,肯于听从他们的经验教训,为我们所用,这才是学问的开端。
②、学问的第二阶段是疑。
古人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对一切人之话与书中思想皆相信者,必至无一真信。这样治学问,永不会有自己的思想,至多只能记得他人的话或书中之文字而已。”
在做学问的过程中,当我们完成了第一阶段,学习到前人的知识与经验之后,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思考一番,前人的学识是否全然适合当时当下的客观情境呢?
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我们要将学到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梳理,摒弃掉不合时宜的方面,去伪存真,然后保留对我们有利的部分。
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我们持有怀疑的精神,多思考、多分辨,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部分内容,从而消化吸收,形成自己的知识架构。
只有内化了的知识才属于自己的知识,才能在需要用到的时候,及时地调取出来,加以应用。
③、学问的第三阶段是开悟。
正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人在学问中,常常会产生一些属于自己的心得感悟,而这就是开悟的过程。
无论是看一本书,还是聆听师长的教诲,看过之后、听过之后,都会在脑海里留下一些或隐或现的印象。
当我们花费心思去思考这些人、事、物时,也就有了最基本的个人的感想与领悟,从而形成自己的真知灼见。
一个人最可贵之处,就是遇事有主见,而这就是我们开悟后的结果。
④、学问的第四阶段,是由一点一滴的心得,连系成线,成蛛网,成面,成体。
通俗点说,这一阶段就是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
平日里,我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通过读书或者实践形成的所思所感所悟,都是碎片化的,零零星星,很难构成体系。
这时候,如果我们有针对性地对这些零散的知识点,加以划分、归类,从而形成体系化的结构,那么,我们所学到的知识或者经验便得到了极大的升华。
而升华后的知识和经验,就是实实在在的自我认知体系,在特定的场合或者情境里,我们便可以随时调取,信手拈来,学以致用。
这是做学问特别重要的一个环节。
⑤、学问之第五阶段是知言。
在书中,一代大儒唐君毅告诉我们:“知言是知真者之所以真之各方面之理由,而又知错者之所以错,与如何使错者反于真,由此而后人能教之,能答人之疑问,能随机说法与自由讲学。”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知言”这一阶段便是融化贯通、一通百通,解人疑惑。
能够将自身的学识进行针对性地输出,无论是对与错,都能够娓娓道来,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令人信服。
⑥、故人之学问,到了想当教育家的阶段,人将重新再感到他自己之无知。
一个人最难能可贵的一点是,保留一颗赤子之心。
做学问也是这样,一个治学问到了最高境界的人,便与无知无识的人一样。
孔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一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尚如此谦逊低调,我们作为凡夫俗子,更应该时刻秉持一颗赤子之心,虚心地向他人学习,从而不断地提升自我。
以上便是为人治学问的六大阶段,看看自己处在哪一阶段呢?
-END-
欢迎关注@三姐爱读书,分享更多好书、更多人生感悟!跟我一起爱看书、爱写作,每天进步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