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答友人问书》第二段文中,王阳明提到了与象山学说之间的异同,强调了君子之学不在于同异,而在于追求真理。他认为,知行合一的道理需要在身心上切实去实践、体悟,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言语文义上的理解。通过实际行动去体验和验证知识,才能真正理解知行合一的深刻含义。
这里先生以象山之学再论知行合一。先生最后郑重的指出,学问不是学个异同,而是学习精髓,化作行动。如果非要找个异同,便是走了偏路,落得窠臼,不得要义。
结合我们学习实际,在致良知的道路上,无论以何种形式,只要我们能够真心的走成圣成贤的道路,其他的只是一些细枝末节,不必过于在意。通过诚意班、正心班学习一百多天,对阳明心学有点感悟,那就是阳明心学是实学,学了有用,对于自己的人生中所遇到的各种复杂事情处理会有帮助,我会继续学下去。但不必在意形式和细节,有收获就好。目的明确:少我、利他、致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