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晨心cici,学以致用,极致践行。
这是我《认知觉醒》的第四篇笔记,关于学习。
《认知觉醒》也是一本很好的学习方法书,它得到很多老师和学生们的喜爱,甚至出版了《认知觉醒》青少年学习版。
关于学习,最常用的一句话是,好好努力。学习不是一味的努力,好的学习方法很重要,这个也是老师们常讲的,但是《认知觉醒》告诉我们一些学习的新知。
-
1.匹配才能专注
不管看书还是学习,总有经常分心走神、不够专注的时候,其实不是心猿意马,不是不够专注,因为和自己的能力没有匹配,学不进看不进呀。
难易度匹配是学习专注的重要方法,只有在舒适区边缘学习进步才是最快,成就感才是最强的。
成绩不好不必像学霸一样去做难题,因为难题是在学霸的拉伸区,别人学的轻松,而对成绩不好的人来说却是困难区,学习的很痛苦。此时,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沉住气,主动降低学习难度。去梳理那些“会做但特别容易错或不会做但稍微努力就能懂”的内容,然后在这个区域内努力。这也是“错题本”很重要的道理。
其他也是一样,把大目标拆分为小目标,任务就会从困难区转移到拉伸区,也就不困难了。
-
2.持续的反馈,才是真正的学习
持续的正向反馈才能真正激发本能脑和情绪脑的强大行动力。学校考试是最好的反馈。而日常自我学习最好的策略是产出作品、获取反馈。这也是我做自媒体的原因,通过写作打磨自己的作品,你们看到、评论、点赞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
-
3.没成功,可能是太刻苦了
学习要极度专注,没必要过度消耗自己,只要感到精力不足,就停下来主动休息。
因为人不可能一直保持精力旺盛,持续过度消耗,人的精力曲线是往下走的,也就是在学习上的精力值并不高。
而如果感到精力不足,停下来主动休息,那精力也能得到快速回升,再去学习更有效率,分配在学习上的精力值也一直保持在高位。
所以如果你感到自己分心了就放下笔,累了就去休息或睡觉,没有必要明明已经分心走神了,却还要强撑内耗,倒不如遵循“极度专注+主动休息”的模式,让自己先尽力保持短时间的极度专注,到有些累的时候就主动停下来,这是更加明智的生活和学习策略。
-
4.不要打卡,要记录
网上总有各种打卡,当我们没有完成当日打卡,的确心里也会总是记挂,期盼着早点结束,但是为什么建议不要打卡呢,因为这件事如果完成了,那做这件事的动机就会立即趋向于零。
你是不会再愿意多做一点。
如果用记录代替打卡,每次学习后只做行动记录,不去打卡,把学习过程记录下来,既可以看到自己的学习轨迹,也便于每周复盘。
可以给自己设置任务,但只设下限,不设上限。这样就可以规避任务闭合需求,只要觉得有意思,你就可以一直学下去,直至自己觉得有些吃力。由于没有设置具体的上限,比起打卡,能动性要强很多,这也是微习惯的道理。
学习并不是一味的努力,“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
关注“晨心cici”
一起读书一起成长,不负晨星不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