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有个朋友分享了一个直播,进去刷了一会儿,虽然是文化方面的,后来还是免不了带货的套路,现在都快成了全民直播了,谁都想分一杯羹。
今天临时出去办事,路过一个胡同,又听到了久违的卖东西的吆喝声。
我突然就想起张恨水在《市声拾趣》中的一句话:“我也走过不少的南北码头,所听到的小贩吆喝声,没有任何一地能赛过北平的。北平小贩的吆喝声,复杂而谐和,无论是昼是夜,是寒是暑,都能给予听者一种深刻的印象,虽然这里面有部分是极简单的,如‘羊头肉’‘卤肥鸡’之类,可是他们能在声调上,助字句之不足。至于字句多的那一份优美,就举不胜举,有的简直就是一首歌谣。”在北京之时,我也深有这种体会,有段时间听不到这些“歌谣”,反倒是不习惯了。
来了天津之后,才发现这里的吆喝声也不少,最多的是收废品的,大都操着外地口音,还有卖蟑螂药和治鼻炎的,以及本地卖特色小吃的。
天津的吆喝声较之北京,更接地气,也更直接而表意,不像北京和其他地方那么悠扬,却也不乏有很缠绵和富有韵味的吆喝,同时还保留了天津话“吃字”的特点,不失幽默成分。总能让人不自觉地就想到那段经典相声《卖布头》。
不管是网络直播带货的叫卖,还是满胡同转悠的那种吆喝,其实都是一种推销商品的方式,只是表现形式有了些许的变化而已。
说起来,这种吆喝声传到我们耳中,已经穿越了千年的时光。
由于缺少典籍的记载,我们很难确切地说清“吆喝声”具体起源于何时。但屈原的《楚辞》中曾有这样一句:“师望在肆,鼓刀扬声”。相传,姜子牙出山之前,就曾在市井做屠夫。师望,就是姜子牙,他在铺子里卖肉时,会有意把刀剁得当当响,并高声吆喝来招揽生意。或许姜子牙就是我国有文字记载的最早一个吆喝的人。
宋代已经有了明确的关于叫卖声的文字记载,当时称之为:“吟叫”。《东京梦华录》中有记载:当时,京城一带,每天交五更,做各种买卖的便都趁朝入市,“御街州桥至南内前,趁朝卖药及饮食者,吟叫百端”。
南宋风俗宝典《梦粱录》有云:“街坊以食物、动使、冠梳、领抹、缎匹、花朵、玩具等物,沿门歌叫关扑。”在南宋都城临安府,小商贩们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叫卖吃的用的穿的戴的玩的看的,其方式都是“歌叫关扑”。
所谓“歌叫”,就是用唱腔来叫卖,吆喝出来如同唱歌。“关扑”则类似于现在的有奖促销活动。细细究来,我们现在的很多促销玩法,大部分都是跟古人学来的,只是东西做得更精致了,玩起来也更方便了。
宋代商业繁荣,商人们不仅十分善于推销商品,而且叫卖声非常有特点,不仅各有语调,更会附上精心编写的辞章。宋代高承在《事物纪原·博弈嬉戏》中有过记载:“京师凡卖一物,必有声韵,其吟哦俱不同,故市人采其声调,闲以词章,以为戏乐也。今盛行于世,又谓之吟叫也。”
这也让我想起来,上次我们去逛清明上河园时,就听到了卖武大郎烧饼的货郎吆喝声:“炊饼,武大郎炊饼”。这个已经和电视剧中的叫卖声很接近了。只可惜《清明上河图》只是一幅画,我们能看到上面打扮的像商贩的人们,却听不到他们叫卖的声音,更无法得知他们究竟在兜售什么东西。
当时,不光商贩们吆喝,就连饭店的伙计们也会吆喝。《东京梦华录》还有个记录,说是当时饭店的伙计报菜名也像唱歌般吆喝:“行菜得之,近局次立,从头唱念,报与局内。”也就是说:顾客点完菜之后,伙计转头就唱歌般报与后厨,厨师们立马颠起大勺,给顾客做菜。不过,这种在老北京的饭店里还能见着,也说不定就是一代代传下来的。这个也让我想起来《新白娘子传奇》里边的场景,剧中人物一言不合就开唱,想想就很有意思。
令人惊奇的是,宋朝的“唱”并不全是像我们想象的一般和缓悠扬,还有节奏明快的“古代版嘻哈”,当时的嘻哈,被叫做“口号”。不知道它和现在的嘻哈是否有相似之处,但肯定别有一番韵味。
据行家介绍,元杂剧《风雨像生货郎旦》就展现了“转调货郎儿”的唱腔。
到了明代,北京有吆喝着卖花的,阳春三月桃花初放,满街唱卖,其声艳羡。
到了明清时期,吆喝已是一种最广泛的宣传方式。清代一位叫做闲园鞠农的人,专门将各种市声辑撰于《燕市货声》一书,现在的人们通过书籍,能了解当年的叫卖声:“口琴来!卖口琴来!”——说是卖口琴,其实是卖骰子、纸牌、骨牌等小玩具的;“嗳,活鲤鱼呀!”——并非活鲤鱼,而是由纸制成,初二祭财神时往河里放的。这两个就非常有意思了,实际卖的东西和我们听到和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如果穿越回去不懂就得出洋相了。
清代散曲中有一首《南商调·黄莺儿》这样唱道:“直柄喜当权,笑颟顸两耳悬,花街柳巷都行遍。扬声杂然,停声诎然,深闺绣罢求新线。好因缘,羡他侥幸,得近小婵娟。”曲中描绘的就是货郎手持串鼓、售卖商品的场面。
货郎的吆喝方式是摇“货郎鼓”,俗称“拨浪鼓”,主要是用它发出的声响,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古代的货郎除了售卖货物,还身兼信息传递、算命、代笔、郎中等职。这也意味着:一个人会好几种吆喝的唱法,他们应该会根据需要推销的内容,编出不同的唱词,再配上不同的曲调。可以说在古代当个货郎也不容易,不仅身兼数职,还得多才多艺。可以说,古代货郎丝毫不逊色于现在的网红主播,没点文化你都不好意思去卖货。
吆喝声就这样,一代又一代地传了下来,慢慢地,它也成了一种民间艺术,并具备了一些共同的特征:
一、吆喝词不用太长,但要吐字清晰、突出重点
不管你是卖什么的,首先要喊得顾客能听清楚,并明白你具体是卖什么东西的,有需要他自然会找过来。
二、嗓音洪亮,抑扬顿挫,吆喝起来有腔有韵,有滋有味
吆喝声如果太小别人听不清,如果光是大,不好听又会成为噪音,所以这吆喝声得声音又大又好听才会招人待见,或许冲着这声音都会有一堆围观的。
三、如果能加入幽默的成分,或者配合上表演就更精彩了,更加吸引顾客
有些吆喝声,还会配合一些表演之类的一块呈现,这样当然会更加吸引顾客。
传统的吆喝叫卖和现在的带货还是有一点区别的,传统的吆喝叫卖主要是吸引住户出来围观,大家看到有需要的,就会主动去购买,货郎虽然也会推销,但是一般都比较实在,不做过多或是虚假的宣传。
严格来说,现在的带货其实不是卖东西,而是用话语的形式和心理学的东西,来勾起人们买东西的欲望,进而带动人们的需求。这也许就是直播带货卖得火的原因,毕竟它有方法调动人们的需求。
一个用处不大的东西,都能被宣传得就像没有这个东西没法儿继续生活一样,网上逛一圈发现样样东西家里都缺,个个都有大用,可是不控制购物欲,或许就会买回来一堆其实根本用不上的东西。当然,这也是人家卖家的销售智慧,也是凭本事和口才吃饭,无可厚非,不过我们作为消费者还是应该尽量理智消费,才能避免上当和吃亏。
八九十年代时,货郎比较多,可是那时条件也有限,人们一般都是有需要了才会买,货郎即使口才再好,可是买家兜里没钱,他也不会买,所以货郎一般会介绍东西,但不会死乞白赖去推销。
而现在条件都好了,几乎没有缺吃缺衣的,有时买东西纯粹就是买个无聊和寂寞,大家上网大多是打发时间,看见这个东西人家说得天花乱坠,也不管有用没用,反正是一冲动就买。我自己就经常这样式的买衣服,衣柜里好多衣服就穿过几次,买时都觉得特别好,买回去没多久就不喜欢了。可是每次出门参加个活动什么的,又总是感觉没衣服穿。
也就是说,传统吆喝是主动吆喝,被动销售;而网络直播是主动叫卖,能创造需求。
然而,网上的各种直播,听着挺嗨,看着热闹,可是总感觉缺少一些底蕴的东西,多了一些浮躁;少了人情味儿,多了过度包装;隔着屏幕与面对面的感觉,也完全不一样。又或许这就是快要变老的迹象,听到一声吆喝声便开始怀念那些旧时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