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西陆华胥,欢迎来到我的读写世界。
今天和你分享一本关于阅读的书——《快速阅读术》,虽然是很薄的一本书,内容却很干货。
1
关于本书
作者印南敦史曾经也是慢速阅读者,1页书读5分钟,后来掌握了快速阅读的法门,成为一名书评人,一个月的书籍阅读量在60本以上,为4家网站撰写书评。
而且,他每年读700多本书的节奏,已经坚持了10年。
没错,7000本书!这真的是开挂一般的逆袭。
连他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于是他将自己的阅读方法总结下来,分享给懂得阅读乐趣,却不满意阅读量和阅读速度的慢读者们。
在他看来,传统的阅读方法,会给人带来很多纠结,不利于在如今快节奏的状态下高效阅读,也就容易在阅读上产生巨大压力。
而掌握新式快速阅读方法,可以有效释放潜力,让自己高效看书,享受大量阅读带来的乐趣。
2
主要内容
1)阅读速度慢,问题出在哪里?
阅读速度缓慢的人普遍执着于一个问题:
读书该仔细到什么程度?
这造成很多人阅读起来自我被限速。
同时,即便很仔细地阅读,还是会忘记大部分内容。
因为,阅读速度与理解程度、记忆效果并不成正比。
执着于仔细阅读,阅读效果难遂人愿。
所以,印南敦史提出:
对待阅读,我们应当打破仔细阅读的想法束缚,认识到阅读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复制100%」,而是「邂逅1%」,发现书中深深打动、影响我们的一页或者一段内容。
甚至于,读一本书,只为遇见一行文字。
也就是说,阅读的思路,从深入仔细阅读一本书,转换为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量,获取更多的知识片段。
通过积少成多,像乐高积木一样,一点点拼接出自己的知识体系。
2)我们要采取怎样的阅读理念?
作者建议我们要像听音乐那样读书。怎么理解?
我们平时听音乐,是一个歌曲流淌进耳中、心底的自然过程,一般会忽略音段和旋律的大量细节,没有人强求记忆音乐。
而如果要强行记住音符、音调、乐器、歌词等细节,也就没有办法感受音乐的美好了。
读书也是如此。
我们要像欣赏音乐那样,放松身心,享受阅读,让书籍内容映入眼帘,流淌进心底,只要流过就有意义。
作者把这种阅读方式称为:「流水式阅读」。
与之相反的,就是试图记忆书籍内容的存储式阅读。
在如今信息过载的时代,流水式阅读是更为合理的阅读理念。
书中,作者从阅读技巧、阅读习惯、阅读环境的打造等角度,讲解了流水式阅读的具体方法。
3)流水式阅读是怎么读?
首先要养成阅读习惯,将读书融入日常生活,让读书像吃饭睡觉一样,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把它区别对待。
具体步骤有三:
可以通过每天同一时间读书;
选择可以快速阅读的书;
今天阅读的书要与昨天的不同。
阅读的具体技巧方面,可采用跳读。
跳读时,可以跳读的内容包括:
*为了区别其他同类书籍而加入的作者自述;
*印证理论或主张的特殊事例、经历;
*渲染期待和危机情绪的夸张表达。
提高阅读速度的4个步骤:
仔细阅读序言和目录。通过序言,判断阅读速度;阅读目录,把握全书的整体框架和论述的推进过程。
阅读各个章节的最初和最后5行。留白的阅读中,大脑会自动补全遗漏的片段。
确定了关键词之后再阅读,只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
随时换挡,缓急有度,使用多种阅读节奏阅读。
4)如何有效留住阅读体验?
人类的呼吸是呼气、吸气相辅相成,人不能一直吸气或呼气。
读书也一样,阅读和书写是相互作用的,我们要兼顾两者,为了写而读,为了读而写,这样就能相互促进了。
作者将这种阅读方式称为:「呼吸式阅读」。
具体操作上,有那么几个步骤:
一行采集
仅摘取最具魅力的片断、令人心动的段落,不要记忆,而是记录。
一行精华
从摘抄集录中采撷最精彩的一行,这一行内容,就是阅读整本书的价值所在。
一行评论
回味重要段落,留住对那一行产生共鸣的原因。
自我评定读书足迹和成果
以12本书为单位,定期回顾自己记录下来的摘抄与感想,看清自己的阅读偏好,进一步明确后续的阅读方向。
也可以从12本中甄选最佳书籍,在年终的时候,再优中选优,精选出年度最佳。
5)如何选择和管理书籍?
选择书籍方面:
阅读目标的基准:一周6本,一个月25本,一年300本,进入一种多多读书的生活状态。
需要注意两点:一定要找一天,策划一周必读书目;阅读时,今日书,今日毕。
同时,打破兴趣壁垒,增加喜欢的书籍。多拓展阅读边界,多看看他人推荐的书目。
书籍来源不拘一格,新书、旧书,网站购买,书店购入,图书馆借,都可以。
管理书籍方面:
舍弃不需要的书,会更加爱书。不是一味存储,而是选择让书籍流动起来。
采取书架的流水式管理方法。按照从旧到新,显露书脊和按出版时间排序,每隔3个月整理一次书架,筛选和剔除不需要的书,一年以上没有阅读的书可以下架转出。
3
读书感想
仔细阅读就像是「思想钢印」一样, 限制了很多人的思路,封印了原有的阅读潜力。
又不是重要合同文件,读书的时候,一般情况下,真的没必要一字一句缓慢阅读。
毕竟,每本书的精华内容,其实只占全书的20%左右。
从写作者的角度看,最核心的内容,就是主题+框架。
其余的内容,都是为了更为完整和丰富而增加的,是一种修饰性的存在,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主旨,得到更好的阅读体验。
所以,阅读的时候,读者可以反向操作:
尝试采用写作者的角度,去看一本书的中心思想和行文布局,找出关键信息、论断,果断跳过解释性、修饰性、拓展性的内容。
就像是寻宝一样找到作者最想表达的信息,或者自己最想获取的内容。
对了,这本书的快速阅读术,都是针对可以快速阅读的商务类、职场类书籍而言,而故事类书籍,并不是很适用,作者也作了说明。
在作者自己阅读的书中,可以快速阅读的书和不可以快速阅读的书,两者比例是9:1。
也正是基于大量快速阅读实践,他总结出了这套流水式阅读方法,分享给广大读者。
我读完之后,突然想到了朱熹所作的《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就是我们古人流水式阅读的智慧吧。
怎么才能保持思想灵动?需要不断阅读思考,输入源头活水。
时至今日,依然如此。
不局限在一本书的字里行间,而是让不同书的优质内容,如潺潺流水一般流淌进心底,灌溉我们的心田,促进自我的成长。
与你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