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轩羽中原焦点团队网络中期27期坚持分享第263天2021212
一、咨询展示心得
答疑解惑部分1、要留意和改变自己的语言,改变语言中“总是”“一定”“永远”“从来”等绝对性的词语,多浸泡在约练平台,浸泡时间越长,改变的可能性越大。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作为老师对自己不清楚不了解的事情可以坦然的说“不知道”。能说出“不知道”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自信。
3、我们要能够接纳家长的各个向面。接纳和重新建构象人的任督二脉,缺一不可。
4、越是咨询优秀的咨询师被咨询体验成长时间越长。好多咨询师在这一块是缺的。一个话题聊30~50次不一定多,个人分析100~200次可能才会有一些变化。持续坚持进行才会有力量,有效持续做。
5、伦理大原则两句话,一切以来访者福祉为第一,不伤害为底线。
6、成长的议题很多,你有多难做到,孩子就有多难做到;你有多沮丧挫败,孩子就有多沮丧挫败。我们的修行体验带来了思考,只有持续地约练浸泡着体验着,就越来越能欣赏和接纳。
7、一次咨询不一定能呈现出来什么东西,没变化也是常见的现象,一个议题可能是几十次探讨,看怎么陪伴倾听具体化。真正起到作用的是咨询师本人,他是最好的助人工具,恪守保密原则,不允许录音录像,知行合一,做不到功亏一篑。
咨询展示中刘老师稳稳的陪伴,专注倾听,充分尊重到来访者,一直在具体化、确认知觉、重要关系人引入扩大知觉、进一步具体化、不断澄清来访者在乎什么想要什么的目标,弄清楚来访者真正在乎的是什么?刘老师没有使用太多的技术,更多就是展示了一个有经验的咨询师如何贴着来访者在她的脉络里跟随,如何共情理解摘录对方话语,同时感受她的感受,最后用循环问句和具体化澄清了来访者想要的目标,又模拟了场景实践,来访者老师投入的表达自己时,我的眼泪就出来了,我发现刘老师也有些感动…好像是来访者真挚的情感流动起来让我心里有了不一样的感受。最后刘老师问这次沟通与以前有什么不一样,进一步正向强化了来访者的一小步行动信心和意识。焦点解决是一个以终为始的学派,头大身子小需要不断的澄清和确认目标。情绪出的来,道理才能进得去。慢慢来,不急着推进,变化才能出现。
二、复盘许维素老师课程
昨天周六许维素老师讲课《尊重与希望》第四课关于例外的内容,今晚复盘总结如下:
1、例外就是问题应该发生没有发生的、较少发生的。在这里面有资源、优势力量和方法,策略。例外的思维是找寻资源、方法与资源的放大镜;例外的内容是形塑自我赋能与解决之道的重要素材。
2、策略主要是已经有的策略,就是指用已经有的,不用新学的。因为如果你新学一个策略的话,你可能是最少是21天。一般的情况下是需要三个月,可能时间比较长,而且在来访者他力量比较低的情况下,他可能没有办法去学习一个新策略。他在情绪里面的时候,他也是没有办法去学习新的方法的。
3、探讨例外的向度是多面向多层次的。①是问题没发生或较少发生,以及遭遇困境时②咨询师反向思考个案何以没有让当前困境变成生活全部?③会谈前改变④两次晤谈间的进展⑤应对问句⑥重新建构与一般化⑦评量问句⑧重要他人关系问句。
4、过去的经验人们会比较容易上手。如果在过去的经验里面可能没有直接可以用的这种例外,那就可以去用这种组合性的例外。或者当事人在两个事件当中的例外,也结合起来看能不能用。或者妈妈和孩子之间的例外看下能不能组合一起用,就是孩子是可以接受的,妈妈是可以做到的这个部分,两者之间磨合一下,看看是不是能够去做到的这样一个例外。
5、在探寻例外的过程当中,是先发现再组合。发现就询问细节的部分。就是说要通过这个细节我们才能去发现例外,发现了以后再来组合。就是像A加B这样的方法,可能就可以变成一个新方法。
6、在例外当中有线索的部分是可以优先探讨。要挖掘原来已有的经验。先问做到的,然后再问容易做的。
7、要在目标架构下去寻找例外。目标架构下去寻找例外,就是先我们要把他的目标给澄清出来。就像课堂上讲大一男生小平的案例,咨询前半部分要先和小平澄清他的目标,他是希望努力学习,那就从努力学习的这个目标上去探讨它的例外,而不把它放在与室友关系当中去聊。他准备怎么做,就可以把这个努力学习的这块能够做得到。
8、很多的例外,是含在这个细节里面的。当我们把一些细节问出来了以后,可能就能够找到一些例外。
9、先做会做的,再去做不会做的,先做对的,就不会去做错的了。在有效的部分里多做。
10、焦点强调细节细节再细节。那么在叙事中就是指把那个故事不断的丰厚。其实都是都是丰厚的一个过程。因为你要探讨细节,就把它分的很细的话,你就要说很多,也不说很多那个细节它可能就出不来
11、问个案从问题中学到了什么不要问太早。要先问个案问题冲突的具体细节,再问例外,最后问如何不让问题冲突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