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戴老师送我们每人一本陈宇老师的新书《班级管理课》,我今天终于可以一睹为快。陈宇老师对新老师非常友好,这本书可谓是手把手教学新老师如何做一个不慌乱的班主任。这部分的内容我之前有所涉略,于是想看看其他章节。其中班级评价体系这个部分引起了我的注意。
我平时不是特别注重评价。班级采取德育量化,基本能满足对学生一周表现的记录与评价。但是看完这个章节,我认为应该改变自己较为简单的评价方式,应该做到更具体。陈宇老师在书中讲到班级评价制度有五个作用,分别是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调节作用,诊断作用以及指导作用。尤其是导向作用,影响重大。一个班的风气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影响学生的价值观。评价体系能引导学生往好的方向发展,也能逐渐树立良好的班风。
其实,评价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清楚自己的行为边界,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都在评价体系中呈现。这也需要思考一个问题,那到底需要评价学生哪些方面的行为?评价体系需要涵盖什么方面?从成绩到动手能力?从个人责任到班级贡献?我认为是需要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调整。比如说,我们班最近有些躁动,那我可以在纪律管理方面适当一些增加评价细则,让学生更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去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