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月朦胧
有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人是母亲,有人是父亲,而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人是我的外婆。
外婆是抚养我长大的人,从我有记忆以来我就一直寄养在外婆家。
我有两个姐姐,固执的母亲一直想要一个儿子,在一九九几年计划生育正是国家大力提倡的一项政策的时候,母亲已经超生了两个孩子,不得已只能将我寄养在外婆家避难。
我出生刚满3个月就被抱到了外婆家,那时候外婆已经到了花甲之年,但是当时的她半句话也没有多说就开始喂养我。这一养就是二十余载。
后来母亲打算把我接回家,天不遂人愿,母亲在我七岁那年患上重病。当时的弟弟不过才七个月大。这对于我的父亲和我的外婆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噩耗。
母亲从查出患病到去世卧病在床将近半年时间。那时候她已不能言语,看到认识的人去看望她,她只会流泪。
我的外婆日夜寸步不离的守在她的床前,不眠不休的照顾着。当时我仅仅七岁,只记得我的母亲是很能干的一个人,她孝顺外婆,一年四季外婆外公的衣服都是她提前备好。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能干孝顺的女儿却要早早的离开人世。即使她再割舍不下她的孩子、她的母亲,也毫无它法,所以母亲只能用眼泪来表达她心中的不舍。在同年的七月母亲的病情恶化,撒手人寰。
当时我已经开学,当我得知母亲去世的消息时已经是送走母亲一天以后了。外婆被送回来,头发全白了,双眼无神,脸色苍白,仿佛几天之间对于她来说却像过了几年。外婆躺在床上水米难以下咽,任凭谁劝说都无济于事。
现在想来,当时外婆该是有多伤心,恐怕当时随母亲同去的心都有了,人世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
多年以后的我每每回忆起这件事,我就在想当时外婆之所以没有随母亲而去一定是因为我,她觉得她有要将我抚养长大的责任,这是她的女儿临终所托。即使那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折磨的她已对生活没有一丝丝的希望,她还是为了我继续生活下去。
时间是一味良药,虽然它不能完全治愈伤痛,但是至少可以把伤痛变淡,只要不再轻易去触碰就不会太痛。
我无法想象那几年外婆是怎样的煎熬,她要忍受着丧女之痛又要一边操持着家务。
当时我的舅舅也有一个女儿,和我年龄相仿,我的舅妈是一个气量极其狭小的人,她讨厌我的存在,一心想着怎样撵走我。所以总爱没事找事,每天和外婆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闹个不停。
那时候我们的家离田地很近,每次舅妈指桑骂槐的骂外婆的时候,外婆就出去走到庄稼地坐下来,也不说话,有时候到饭点也不吃饭,一直到天黑,她才慢慢起身往家走去。
那时候我想不明白为什么外婆从不和我的舅妈正面交锋,也许吵一次就能把她制服了。后来长大了我才明白当时外婆的隐忍,都是为了这个家、为了给我大舅留下脸面。她不想她的儿子夹在中间为难,所以她只能选择忍耐,把所有的委屈都往肚子里吞。
那几年因为我的缘故,舅妈就整日的和我舅舅生气,实在没有办法,后来外公就带着我和外婆搬出去住了。
当我小学毕业的时候外婆已经是快七旬的老人,她两鬓白发,满脸皱纹,只有一双眼睛还算精神。在当时看来也许我就是她的精神支柱,即使她已疲惫不堪,可是一想到还有一个未成年的外孙女等着她抚养她就不得不继续为生活而奔波。她要供我读书,依稀记得当时有多少人不忍看她那么劳累劝她放弃供我读书的想法,当时我渐渐懂事也主动提出要放弃念书。可是外婆听后很生气。她说再苦她也不怕,她一辈子没读过书就已后悔,不能再耽误了我。
我读书的那几年更为难熬。外婆每天天蒙蒙亮就下地干活,只为了给我挣学费,穿的衣服都已洗的发白也舍不得换一件。每到冬天她的手就疯狂的裂口子,甚至出血她还要去给人家摘辣椒,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她从来没有在我面前提及过半分的累和苦,一个七旬的老人为了我就这样坚强的生活了一年又一年。
现在每次我在生活上遇到难事我就会想起我的外婆那几年是怎样面对生活的考验坚持过来的。
如果说有生之年我有一个人不能辜负,她就是我的外婆。她的勤劳、隐忍、大度、深深的影响着我乃至我的一生。她的养育之恩我无以回报。
现在我的外婆已经将近90岁,我常常会杞人忧天的惶恐,外婆突然有一天要离我而去了我会怎样发疯的去寻找她,依恋她。所以没有任何宗教信仰的我,现在看见寺庙的会毫不犹豫的进去拜一拜,只为求得我的外婆能够福寿绵长,祈求多给我点时间好好去孝顺他们,我已心满意足。
我最敬爱的人啊---我的外婆,我要把我所有的祝福统统都给你: 只愿您往后余生无灾无难,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