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简介
曾国藩(1811年-1872年),晚清时期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曾国藩出生普通耕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太平天国运动时,组建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
其一生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曾国藩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号“文正”,后世称“曾文正”。
曾国藩是如何带领湘军打败太平军的?
湘军成功之道可以两个字来总结,“拙”和“诚”。
“拙”就是笨诚,就是认真。我认为就是“傻傻地相信,笨笨的干活”。中国宋明理学家讲叫“不诚无物”。曾国藩最信任的修行方法就是朱熹的方法,就是每天你要端坐,你要格物致知,你要严肃地对待自己的生活。
怎么体现拙和诚呢?用笨人做笨事,打仗用笨人不要用聪明人。曾国藩特别不喜欢用那种眉飞色舞的人。“用笨人”,就是“选士人,领山农”。别人打仗都喜欢选武夫,喜欢选有战斗经验的力量强的,曾国藩不是,他选一群读书人。一个非常重要的干将叫罗泽南,是老儒生,老秀才,比曾国藩大四岁,出身极穷,“少好学,家贫,夜无灯,读书月下,倦即露宿达旦。母亲与三个兄长先后饥病而死;29岁那年,大旱无粮,三个儿子都饿死了。参加了七次科举考试,年过三十考上了秀才。四十岁以后仍然是教书为生,遇有灾年仍然无米为炊。这又瘦又弱又老的儒生有一个特点,就是不论多么穷苦,从来不以个人之穷达为忧,而是专心理学,以经世致用为志,坚信自己能成大事。
太平军起义后,他成为曾国藩的嫡系部下,虽然以前从来没有摸过兵器,但是带兵作战居然卓有成效,征战四年克城数十,历经二百余战几无败绩,堪称湘军中的战神。
为什么儒生打仗能赢呢?
第一,勇敢。古代儒生学理学,理学就是生死之学,就是你能够参破生死。儒生每天读书为的不就是舍生取义吗?现在舍生取义的机会来了,战场上是最好的修炼的时机,这才是一个人真正学理学,学以致用的一个最好的方法。
第二,是经世致用,一直致力于有用之学。一个人一旦有了读书的习惯,他就会不断地去研究这件事。所以儒生领兵打仗的人会动脑子,他每到一个地勘察地形,了解风俗民情,看看敌人的弱点在哪儿。他比一般的武夫要聪明得多。
第三,是因为理学功夫深,头脑冷静,分析战况时分毫不差。
罗泽南有一次跟别人讲,说你为什么打仗老赢,罗泽南回答了一句特别经典的,说“无他”,大学中语:“‘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数语,尽之矣”。罗泽南所有打仗的兵法,就这几句话。
罗泽南“朝出鏖兵,暮归讲道”,那时候很多人路过湘军的营房,听到里边传出的是朗朗的读书声,湘军营房里的这些山农,一天到晚地读书,白天打仗,晚上罗泽南教他们读书。这样一来,让这些人变得更有理想主义精神,让人变得更加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战斗。
曾国藩选人的标准有四条,叫作“有操守,没官气,多条理,少大言。
”有操守,就这个人有底线,有自己珍视的人生的准则;没有官气,官气是什么?官气就是喜欢摆架子,官气就是讲究排场;多条理,做事只要让他办一件小事,你就知道他有没有条理,这个人思维方式有没有逻辑;然后,最后,少大言,别吹牛,凡是喜欢吹牛,喜欢眉飞色舞的,曾国藩一概不要,就这四条选士人的准则。
“领山农”,领山农去打仗。因为山农不像那些兵油子,有那么多的私心,他就是为了活命,就是为了保家卫国。然后对付内部的,处理内部矛盾的时候,曾国藩的原则叫作“拙诚”。处理内部关系,要拙要诚。
拙就是做笨事,最典型的就是结硬寨,打呆仗。
什么叫结硬寨?他们每天湘军行军不着急走,最多走四个小时,四个小时走到一个地以后,大把的时间来挖沟。每天扎下营盘之后,不管军队多么劳累,必须首先环绕营地,挖出两道深沟。沿着这个沟再筑起两道高墙,把自己保护起来。壕沟的宽度、深度和营墙的高度、厚度,都有明确的要求。“作壕之法,外内重设,外壕广六尺,深八尺,内壕半之。”也就是外面的一条壕沟宽两米深三米,里面的一条尺寸减半。“作墙如城,其高七尺”,七尺就是两米多高。然后“子墙半之,墙厚六尺”,把这么大的一个工程,大概再用上四五个小时全部做完。你安心地休息,每天晚上把部队分成三班,轮流站岗,叫作“站墙子”。
曾国藩一开始打仗的时候,好几次都差点死了,还甚至自己想跳江自杀。后来曾国藩慢慢学会了,要到一个地首先别说能打赢,首先得别输,这个很重要。
我们做企业也是这样,做企业你先别说,你三年之内能上市,你先能活三年再说。先保证自己没有融资的情况下,能活下来,这个叫作“结硬寨”。
武汉之战,湘军绕着武汉挖墙,整个挖一大圈,像一条龙一样把整个武汉城围起来,等太平军弹尽粮绝。所以曾国藩打一仗下来,不是一天两天,不是一月两月,都是一年两年。就他打一座大城市下来,都是花一年以上的时间,甚至三年的时间,就耗,等反客为主的机会。所以曾国藩“结硬寨,打呆杖”战略,最主要的原因是不贪小利,不求其谋,分清主客。 就今天大量的企业都贪图快,就是希望恨不得10年之内做成世界500强。“结硬寨,打呆仗”的这个方法,对我们今天创业有着非常大的启发。这就是曾国藩“拙”和“诚”这两个字的体现。
本章节素材主要来自于樊登读书《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