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最好的留到最后
比如在出去旅游的时候,一场旅游的体验好坏取决于两个时刻。一个个是体验中的巅峰时刻——度假时最开心的(希望如此)那段时间,还有就是在体验结束时的感受。率先研究这种现象的学者把它命名为“峰——终体验”(peak-endeffect)。
就拿最近疫情期间的核酸检测来说,我们经常会在朋友圈看到有小伙伴在做完核酸检测之后会领到一张检测完成的小卡片。核酸检测的过程相对来说不是那么的开心,但是领到小卡片的时候,发现自己好像完成了一项什么任务是的,集齐7张卡片,我们就可以召唤神龙。
回到我们自己身边,比如说我们在一次长途的旅行时,通常来说我们会在开始之前都购买好出发和返回的车票。而如果我们想要给自己一个很好的体验时,不妨把我们的回程的车票或者飞机票升个舱,体验更好一些。
本书的作者不仅最后给我们介绍了峰——终体验,同时自己也是在应用这个细节的技巧。在下一章节的
书中给我们提供一套能够“四两拨千斤”的工具,用来补充“说服力工具箱”。这些小小的改变都源自说服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在说服他人和沟通的过程中,从商界人士到专业的医护人员,从政客到孩子家长,每个人都可以运用它们来获得显著的成效。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一起使用这些工具呢?
答案是不可以。
原因有三。
第一,每条策略背后的心理动机互不相容。
想把几个说服策略组合起来使用的时候,务必要确保它们的心理动机是相容的,这样就可以起到互补的作用。
第二个原因是,你一次使用的说服工具越多,对方就越不容易在第一时间积极响应。
第三个原因是,方法用得越多,意图就越明显。
有时候,当你把一堆不显眼的小策略放在一起的时候,那种不显山露水的微妙感觉就没有了,说服的意图变得更加露骨,对方就更容易拒绝你。
运用细节我们要的是那种润物细无声的感觉,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就已经完成了自己的目的。
用作者的话说就是在影响他人的想法、感受和行为时,小改变之所以产生大影响,有一个非常基本的原因:因为它们很小。它们不起眼。它们极少引起人们的猜疑或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