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篇》第十五章总结
在前面第14章,孔子给我们指示了如何从下学而趋于上达的一条路径。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矣。君子为了求道,吃饭睡觉都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他时时都在省察践行,都在留心走访有道德的高人,这里重点指出来求道,才是真的好学。如果我们在学习《论语》的时候,能够去对面聆听啊,把这个文本的语境,当作是孔子对我自己在说:你要做这样的君子啊。如果这样去体贴,孔子何以发起这样的求学求道之志,那我们就看到,大有深意呀。文字上,这都是孔子讲如何好学,其实这都是孔子亲自走过的路,所以他给我们讲的是这样的亲切,他都亲身走过了,所以才了解君子如何从“信近於义,恭近于礼”,而能够深入孝悌忠信之行,然后才一步步走向圣贤。这也就是上达的起始。
接下来,我们就看到《学而篇》讲到,君子对于仁和礼的追求。
第15章是,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子贡向孔子发问,一个人虽然很贫困,但是能做到不谄媚,或者一个人很富有,但是他不骄横。您看是不是很了不起啊。孔子回答,“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孔子回答说,你说的也不错了,但还是不如虽然贫困,但是精神自得其乐,或者虽然富有,他不满足于物质财富,而好学周礼,力行周礼,而无谄、无骄就是忠信那个层面,在那克制私欲的功夫,而乐和好礼呢,是孔子在指示上达的方向。
为什么说,乐和好礼难能可贵呢?这里说的好礼呀,它不仅仅是行礼如仪。我们看孔子自己的范例,他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礼作为专业技能,它是意义的层面,但是孔子从礼乐往上追溯,去追究,去探求文武周公制礼作乐的初心和境界,这就是志于道。孔子明达了天命,再反身去投入礼乐教化的实践,就有了据于德、依于仁。什么是乐呢?乐是深层境界所呈现出来的,让我们能够见到君子无入而不自得。孔子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宋代宋明理学的开山鼻祖周敦颐先生,在给学生二程上课的时候,经常让他们去找《论语》里记载的,孔子和颜回有哪些快乐?后来因此诞生了一个词叫“孔颜乐处”。后来程子也经常指示他的学生要去寻找仲尼颜子的乐处,这就是非常著名的叫做孔颜乐处。如果我们真的理解了这个所谓“乐”的含义,就会亲见到孔子的境界,就和孔子有了直接的心灵的交流。
或许就有人要怀疑了,“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个学文,有这么玄吗?我们看《论语》里面,颜渊是孔子最好的学生,他怎么说呢?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文也好,礼也好,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知识,可是颜渊感叹说,夫子这个学问玄了,深不可测。所以我们就知道,《论语》想要展现给我们的孔子之学,他不仅仅是一般人所了解的知识层面的东西。
再来看本章:我们设想孔子和子贡的对话场景,这确实是一个非常生动的场面。子贡原本可能也很穷困,但他很聪明,后来发达了。他因此很得意地去跟孔子说他自己过去“贫而无谄”,如今有钱了,还可以做到“富而不骄”。这里的关键字是“可也”,孔子说子贡你所做的还不够啊。“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未若”就是还不如,还需要再提升到“贫而乐,富而好礼”这个更高一些的层次。接下来子贡就想到,老师在教导我更加精益求精,这就和《诗经》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一个意思啊!孔子会说我并没有引用这首诗,你既然已经联想到这一层,那么我也就可以和你谈论《诗》所蕴含的道理了。“告诸往而知来者”的“来者”不是说要来的人,而是指还未知的学问义理。说明子贡的学习已经有一定的深度。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是人类平衡的两方面。温饱的需求是动物的自然反应,人之不同于动物,就在于精神层次的追求。很有意思的是,如果一个人物质方面已经很丰厚,但精神匮乏的话,那么他仍旧是欲壑难填,物质上越是追求越空虚。但一个人的精神追求达到一定程度,会发现对于物质的需求并不是很大。
这也正是孔子自己经验中“学”的过程,通过不断地切磋琢磨,敏于事而慎于言,不断地做功夫,自己去体会别人不曾告诉你的事情,使自己的境界不断精进提升。这也是孔子的学习与别人的不同之处。
更为深层次的含义是:子贡的“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就是“如切如磋”的阶段,是下学的功夫,还比较低层次的;而夫子的“贫而乐,富而好礼”则是“如琢如磨”的阶段,是比较高层次的,是精益求精的过程,是一种逐步上达的过程。
回顾本章,我们要思考的重点有:一是孔子与子贡师徒切磋的过程,正是教与学的典范。一方面,教的人完全懂得学生的根性和状态,把握时机,因材施教。另一方面,学的人有一颗好学上进的心,对老师完全信任,把自己内心的执着和偏见完全放下,敞开心扉,恭敬受教。二是学道之路是长远的,要不断求索,永无止境。儒家的学,不是做学问,而是身心实践。学也不仅仅在书本,还有生活中的观察、领会和用心。在心灵提升“学和习”的道路上,一点点地积累和进步。三是支撑自己恒常学下去的根本,还是正确的生命宗旨——要“志于道”。只有把圣贤的教诲真实地在身心上实践出来,才会获得实实在在的感受和快乐,那种喜悦将坚固我们求道的志向,是求道路上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