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2.1《迎接蚕宝宝的到来》教学反思

学生对养蚕的兴趣还是很高,但是大多数学生买的已经是蚕宝宝了,所以学生对蚕卵的观察不足。为此以部分学生购买的蚕卵和视频为例,帮助学生观察蚕卵的样子,引导学生从形状、大小、颜色等方面来描述观察到的蚕卵,并让学生养成记录的好习惯。为让学生更有兴趣参与养蚕的过程,提供如下支架:

(一)实物观察支架

提供真实的蚕卵和放大镜,让学生通过直接观察建立对蚕卵的感性认识。这一实物支架帮助学生直观地获取蚕卵的外观信息,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但在观察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使用放大镜的方法不正确,影响观察效果。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在观察前详细讲解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并进行示范,确保学生能够正确操作。

(二)多媒体支架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蚕卵孵化的过程以及蚕宝宝生长的不同阶段。多媒体支架弥补了实物观察的局限性,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蚕的生长变化。但在视频播放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没有充分关注到关键信息。下次教学时,可以在播放视频前提出明确的问题,引导学生带着任务观看,提高学习效率。

(三)问题引导支架

通过设计一系列有层次的问题,如“蚕卵是什么样子的?”“蚕卵孵化需要什么条件?”“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照顾蚕宝宝?”“我们怎么观察和记录蚕宝宝?”等,并结合资料卡片,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自主探究知识。问题引导支架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学习。但部分问题的难度设置不够合理,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来说,有些问题难度过大,导致他们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不高。后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问题的难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问题的引导下有所收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