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诚〈孟子〉学习笔记591,尽心章13-1-1-29》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今天是戊戌年甲寅月壬辰日,正月十四,2018年3月1日星期四。
上一节学习了王夫之先生讲解心的特性为"变动不居"。王夫之先生下面的这一段话是要重点学习的内容:
"心原是不恒的,有恒性而后有恒心。有恒性以恒其心,而后吾之神明皆致之于所知之性,乃以极夫全体大用,具众理而应万事之才无不致矣。故曰:‘尽心则知至之谓也’,言于吾心之知无所吝留而尽其才也"。这段话的意思说,首先,这里讨论的内容是"全体大用",是形而上学,不是具体常识的知识。这是上达天理,体察人心的唯一角度,换言之,形而上学有其特殊的方法论,常识思维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其次,这一段从"有恒性而后有恒心",到最后又返回到"尽心则知至之谓也",我们要追问这是不是循环论证呢?从逻辑学角度而言,循环论证是无效论证,虽然王夫之先生的文字里不会出现现代词汇如"循环论证",但是,作为思想的语言论说方式却有其一致性,无论古今,不管中外,莫不如此。所以,王夫之先生的这段话立刻引起我的疑问:这是是不是循环论证呢?不是。首先,这一段论述的是"全体大用",是宇宙论、本体论,是形而上学,"天"、"性"、"理",这些高度抽象的概念,乃中国哲学传统中特有之名词,非当今意义上之"天空"、"人性"、"规律",故"有恒性而后有恒心"仍为"天人关系"之先后的顺序排列,"恒性"代表的是"天","恒心"代表的是"人",这句话否定"人的主体性",即,不是因为有了人的规定才有了"天",也不是"天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些表述均为外在的、二元的、表象的联系,所以,割裂以后的"有恒性而后有恒心"与"尽心则知至之谓也"存在矛盾,唯有升华至"一"的境界,"大全"的境界,"全体"的境界,然后纵贯下来,方能体认之。
王夫之先生虽然生活在明末清初的时代,其思想的针对性却不失为我们的同时代人。现代性否定"天",尼采宣告"上帝死了","天人关系"正如张载先生所批判的那样:"知人而不知天,求为贤人而不求为圣人,乃两汉以降学者之大弊也"。正如黑格尔所说,形而上学意义上的逻辑学才是一切科学的开端,知性的科学主义必然导致以人的需求为中心的人本主义,人本主义的本质正是"知人而不知天",卸去精神,缷去敬畏,"战天斗地"。
既使再往下走,现实生活中的决策品质亦取决于"天人关系"的境界,摆脱"人的主体性"思维的束缚,上升,否则,"有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将不断重复着弊端。
明天继续。
【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
《张居正讲解<孟子>》张居正著
《资治通鉴直解》张居正著
《读四书大全说》王夫之著
《孟子正义》焦循著
《孟子与尽心篇》南怀瑾讲述
《张汝伦老师诸书》张汝伦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