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进行批判性阅读,读完《深度练习:跨越从普通到卓越的分水岭》这一节后,再回看这个标题,发现这个标题需要改一改。因为作者后面说过普通和卓越之间的“ 那道分水岭不是跨过去的,而是穿过去的 ”。所以我觉得把标题改为:《深度练习:穿越从普通到卓越的分水岭 》似乎更为贴切。
这一节主要讲了一个概念:深度练习。什么是深度练习呢?即技能类学习的方法论。
技能类学习时,我们经常觉得自己进步不大,似乎总是停留在舒适区原地踏步,而没有进入学习的拉伸区,进行有效练习。
那么有效练习有什么方法或策略吗?作者介绍了两条原则:
- 学习即练习,有一是一
这句话怎么理解呢?我的理解是,进行技能类学习时,不要有急于求成的心理,要一步一个脚印的往前走。比如,学习练字,要从笔画练起,一笔一画练好了,再练结构,再练章法,每一步掌握得扎实,字就会一点点变好。你前期若是有一个或多个笔画,几个架构没掌握没练好,后面练章法时,写出的字是不大可能会很好看的。
不贪多求全,扎扎实实掌握好每个知识点,一步一步积累,即有一是一,是技能类学习的要点之一。
2.速度,也是一种能力
也就是说,技能类的学习你要能达到快速处理的地步,比其他人的速度更快,才能算你真正掌握这能能力了。
比如写字时,你写得很慢能写好,一旦要快写,就写不好了,这不叫掌握了书法这门技能。真正掌握了,是你不仅写得好,还能比别人写得快,两种能力缺一不可。
深度练习好比打通了隧道 ,前期一点一点的挖通隧道很是艰难,速度也不快,但一旦真正打通了,就是一劳永逸的轻松了。比起那些每天重复翻一座座山的人,拥有“私人隧道”的人就拥有了巨大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