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读者对于一个作家或小说家的要求或期待是希望ta写出更好看的作品,一本比一本更可读。我不禁又要用那个老套的句式来追问了,读者想要越来越好看的作品、对于一个作家的期许也是要写出更好的作品,这实际上是在要什么。例如希望故事情节更加离奇曲折、人物越来越深刻,恨不能要超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深刻,这些是在要什么。就像人们对于食物的不断渴求,同样可以吃饱的食物我们更喜欢美味的,这是在要什么。自然是要刺激。继续问下去,刺激是什么。有可能是对于单向性的不断深挖。听起来很漂亮,不断深挖,但真的挖到了什么么,或者获得了什么么。实际又是感官刺激,一次次更大的刺激不过是满足单次的体验,进而越来越“深入”,却在实质上获得不了太多的收获。还是谈小说,莎士比亚的人物并不深刻,《百年孤独》就人物的深刻度来说还不如《霍乱时期的爱情》。许是情节优胜,或是结构精巧,外人能够看到的东西大抵如此,在没有更专业的基础沉淀时也只有寄托于人物的深刻了,好在能有个可抓取的标志。所以,我猜,好的作者一般不会管读者的心声,但相对好的作者应该是会被读者的心声困扰过;更好的作者无视所有其他。而在单向性的要求下,作品的多向性会受到冲击,多年前的粗略的数据是全世界每天会多出10万本不同的书,可以想见大多数的作者的书写都是迎合该领域的读者的,毕竟要为了卖钱。但文学书籍、艺术书籍、哲学书籍等应该有一小部分是不迎合的。当然此并非一本书或作品质量的标准,但是是其杂质多与少的参考之一。
我最近总在想一个问题,就是普通人如何抵抗住日常生活的漩涡不深陷其中,或者不要说抵抗,能尽量保持一点点距离。想来想去我也只能想到读书了,旅行毕竟不太现实。记得有一期节目里梁文道在探讨读书时把读书说成了很自然的事情,和吃饭睡觉一样自然。我也一度认为读书是件非常自然的事,每天保持阅读已经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也许正是由于这样的自觉没什么大不了的行为,蓦然回首,却发现和多数人离得越来越远了,原来才知道普遍来说多数人是不读书的,或没有阅读习惯的;原来宣传读书是迫在眉睫的。“迫在眉睫”这个词有点过分了,但姑且用之。比如我身边的例子,有一个比我大很多的朋友,通过他的朋友圈知道他的孩子最近对德国史很感兴趣,正在读威廉·夏伊勒的《第三帝国的兴亡》。大概率上来说没有阅读习惯的人应该是不知道夏伊勒的,更不知道《第》,我也不知道这孩子是怎么知道这本书的(当然网络咨询很充足),但一般我们可以想见这孩子长大以后的独特和(可能)超群。由于阅读他的脑子的开阔程度是极大的,尽管这种极大很难用尺子丈量,但那个世界是了不得的,是现实生活无法撼动和左右的。如果真如托尔斯泰所说,幸福都是一样的话,这应该算是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