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季氏篇》学习之16-1-8
【原文】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白话】我听说:诸侯卿大夫,不担心人少却担心分配不均,不担心财少却担心不安定。因为分配均就不会贫困,和睦团结就不会人少,安定了就不会倾覆。
【思考之十五】上位者担忧什么?民众担忧什么?
朱子《集注》曰:“寡,谓民少;贫,谓财乏;均,谓各得其分;安,谓上下相安。季氏之欲取颛臾,患寡与贫耳。然是时季氏据囗,而鲁公无民,则不均矣;君弱臣强,互生嫌隙,则不安矣。均则不患于贫而和,和则不患于寡而安,安则不相疑忌,而无倾覆之患。”寡、均、贫、安、和,应该是“互相为证,互文为证”的用法。
人口、土地、财富,应该是当时衡量一个诸侯囗、一个卿大夫家族实力大小的重要指标。所以,上位者往往担忧的是诸侯之间、大夫之间因攀比而引发的实力大小与强弱,以及长保其位。而在下位的普通民众和百姓,不均和不安才是他们最牵挂和担忧的。因为,在普通民众的心目中,他们最渴望的不是突然暴富,在春秋时期,他们没有那种不切实际的奢望,而是渴望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生存权利。
所以夫子说,有封囗的公侯和有家邑私邑的卿大夫,这些上位者,不应该担忧人口的多少和财富的贫乏。而应该担忧有没有各得其分,有没有上下相安,有没有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依礼而行,各安其位,让每个人都得到幸福感、归属感,上下秩序井然,给他们一个“均、和、安”的社会环境。
“季氏之欲取颛臾,患寡与贫耳。”季氏之所以想要吞并颛臾,就是担忧费邑与颛臾相比,人口和财富比不上,将来会被比下去,甚至被弱肉强食吞并掉。季氏作为一个为正者,有了不应该的担忧。而当时鲁囗亟需解决的恰恰正是不均和不安。
“然是时季氏据囗,而鲁公无民,则不均矣。君弱臣强,互生嫌隙,则不安矣。”季氏作为大夫,是臣子,应该辅佐囗君,以囗君为主,但现在僭越礼制,凌驾于公室之上,把持了鲁囗的政权。三桓四分天下,季氏取其二,民众只知有季氏,而不知有公室,鲁君只有名义而无其实,所以君不君、臣不臣。在这样不均的状态下,鲁公室不甘心,图谋复辟,鲁昭公曾经发动对季氏的战争,失败而逃亡并客死他乡,鲁哀公也同样。掌权的季氏,也不得安稳,一直担忧被人推翻,竭力维护自己的权势,所以对颛臾下手,也有进一步削弱公室力量的意图。试想,这样对立的双方,怎么会有彼此相安的可能。
【思考之十六】为什么“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包咸曰:“正(音)教均平,则不贫矣;上下和同,不患寡矣;大小安宁,不倾危矣。”《论语注疏》曰:“如上所闻,此应云‘均无寡,安无贫’。而此乃云‘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者,欲见正教均平,又须上下和睦,然後囗富民多,而社稷不倾危也。”
“均无贫”。朱子曰:“均则不患于贫而和”,“贫”往往是利益分配不均造成的。所以“均”,就是创建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民众就不会有怨言,只要有力气、肯努力,就能吃饱饭、勤劳致富,人没有走投无路,就不会去犯上作乱,社会当然就和谐。当然这个“均”不是绝对平均,不单是分配上的绝对平均,不是勤劳者和懒惰者一样的收入,而是一种“公平”“合理”,而是根据不同的因缘给出合适的照顾,让每个人在其中享受到基本的保障,能够学习成长,或者是建立全社会统筹协调、无遗漏的“老者安之,少者怀之”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均”的社会里,虽然存在贫富,但贫富差距不会越来越大,不会出现贫的越来越贫的情况,而是有着各种健全的社会保障机制,通过扶贫帮困送温暖等政策措施,让贫穷家庭逐渐摆脱贫困,逐步走向小康,所以,均无贫。
“和无寡”,朱子曰:“和则不患于寡而安”,在和谐的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是融洽的,所谓远亲不如近邻,既然人与人之间能互相帮助,那么一家人多、一家人少又有什么差别呢?所以自然心安。而且和谐的环境能吸引人来,当来的人越来越多,当然就不会人少了。所以,和合团结如一人,众志成城,这样的力量才是最强大的,这个时候,哪里还有人数多少的概念。一个再小的囗家,只要能够精诚团结,别人就不敢侵犯,所以,和无寡。
“安无倾”,朱子曰:“安则不相疑忌,而无倾覆之患。”彼此相安以待,则心无挂碍,无须提防犯忌,不用担心别人在背后害你,那这个社会当然就会安稳,没有突然的翻船之忧。假如一个囗、一个家,秩序是如此地公平正义,人人身处其中都有幸福感和归属感,必然能够各安其位,各尽其分,每个人只要做好了自己的份内事,自然呈现出“民用和睦,上下无怨”的大好局面。一个营造出这样上下相安局面的为正者,百姓感恩、拥护都来不及,又怎么会遭到反对、甚至出现倾覆的危险呢?所以,安无倾。
那几句话,主要是针对囗内来讲的治囗原则。
这里,揭示了孔子心中的治.囗理念,“均”“和”“安”都是内修的治囗“良方”,相比于通过战争等手段向外寻求,以达成人民的“不寡”和财富的“不贫”,孔子所给出的方案可以说是能够垂宪万年,永远不会被淘汰。孔子这种变着法“敲打”季氏的方式,包含了圣人多少的良苦用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