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偶尔会不自觉地回想起自己过去的事情,有不解,有难为情,也有释然。我们会用时间来解开那过往的重重心结,找到真正的答案。
我的邻居是一位二十几岁的女孩子,做英语家教,教几个国际学生,学费不凡。每次见到她脸上都漾着笑容,年轻人的气息渲染出一片晴天。她经常会过来找我聊天,逐渐熟络起来,我们无所不谈。她是家里独生女,父母都是教师,某程度上有模有样地带领她成长,凡事要求规规矩矩,什么该做,什么又不该做,清晰分明,丝毫不容许她行差踏错。在家里她对父母唯唯诺诺,是个人人称赞的乖孩子;在学校,她是老师眼中成绩优异的宠儿。
她说,中学时,她觉得父母寄托在她身上重任令她喘不过气,她想过离家出走,她想离开这个知识分子家庭。她还说她成长的路上一直是孤独的。这是她工作后向我导出的感悟。
有次她有点欲言又止,最后她婉转地向我诉说。她说,以前读书我偷了同桌的文具被人发现,举报给老师,当时班主任不敢相信的眼神夹杂着失望,按排见我的父母,我父母一贯严肃的脸容出现愤怒的表情,这是罕见的。那瞬间我心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快感。我似乎终于让自己做出无声的反抗。庆幸的是后来父母反省过来,改变一贯对我的严厉态度。当然最后我成为班上人人皆知的“小偷”。这样的罪名挂了好久。她还说,她偷东西并非贪心,只因心中有叛逆的心理。父母长期给予压力,她希望以另一种方式作反抗。长大后想起来有愧疚之心。
我知道她这是在阐述自己的过去,她希望讲出来得以释放不堪的过去,从而对自己所做过的错事作一个和解。很高兴她可以看清自己,同时我从她身上看到一个初入社会的年轻人,各种各样的认知在自觉中萌芽,有反省,也有思量。
她所说的令我想起成长这个过程。成长路上,谁不叛逆?就像谁的青春不迷茫?不留遗憾的人生才是空白的。经历过时间的流逝,发现那是一路走来留下的痕迹。
那天我看到一位小朋友在跟他妈妈赌气,自己径直走路回家,头也不回,任由他妈妈在后面大声呼叫。从这样大脾气的小孩身上,我看到小时候的自己亦如此。生气时对谁都不理不睬,半夜不回家。我的叛逆到极限。后来才明白自己缺乏父母的爱,欲引来他们的重视。其实当局者不知道而已。
有人说,童年阴影要用一生来治愈。父母是孩子第一个老师,父母对孩子的影响甚大。专家说: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若复印件出错,一定是原件有问题。
现在频频报道:小学生在家上网课逼疯家长。家长辅导孩子做作业啼笑皆非的画面;一位家长被儿子气到企图跳河;还有儿子愤怒时捅死自己的母亲等等。这是完全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所致。
家庭里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从来不是平等。自古以来,中国人家庭传统观念颇厚,封建的传统思想观念一代传一代,父母与孩子之间早已形成了一种定性的观念,他们对孩子的要求完全是公式。要求孩子必须朝他们认为对的方向发展,一直向孩子灌输着他们的思想,无形中影响或伤害到孩子的心理健康。
希望为人父母不仅仅知道孩子是自己心头上那块肉,还懂得孩子也是一个独立体,拥有自己的世界。尊重孩子,保持朋友关系般融洽。
我一路懵懂无知,从你我身上看到蛛丝马迹,乐于感怀,仅仅思过而已。看过思过已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