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经》上

我们为什么要读《诗经》

你好吗,我是李蕾。今天我要讲的这部书,其实大家期待已久了。

看看我手里拿的《诗经》。《诗经》有三本,《风》《雅》《颂》,总共有305篇,这是中国第一部诗歌的总集。

有一次直播的时候,我说我要讲《诗经》,樊登老师就说《诗经》怎么讲?首先一定会讲《诗经》的一些基本点,我们要了解它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接下来用笨办法讲,就是挑出其中的一些篇目,一篇一篇往下细读。

你会说,这听起来一点都不美,那怎么办呢?我从故事讲起。

先说说一个人,这个人叫叶嘉莹,我们叫她先生,但其实她是一位女士,为什么叫先生呢?这是尊称。有人讲叶嘉莹先生是中国唯一一个穿裙子的士,士人精神的士。我之前讲过《人间词话》那本书,就特别推荐了叶嘉莹先生的点评版本。

后来我看到了席慕蓉写的一篇文章,说她跟叶嘉莹先生有过一次还乡之旅.叶嘉莹先生在11岁的时候,她的伯父就跟她讲你是个蒙古族人,那我们的先祖是在蒙古高原上的土默特族,之后就往东方迁徙,来到了叶赫水。所以这个部族就用这条河流的名字,叶赫水的名字,作为部族的名字。

你们猜出来了吗?是哪个姓?叶赫那拉,你会说我看慈禧传记的时候知道这个名字。在蒙语中,叶赫那拉的意思是巨大的太阳。

之后好多年,叶先生一直在想那条叶赫水还在不在,我故乡的源头究竟是什么样?后来叶嘉莹先生第一次见到席慕容就说,你也是蒙古族,如果你能找到叶赫水,我们就一起回故乡。

后来这件事,就真的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比如说鲍尔吉·原野,内蒙古的作家。然后《沈阳日报》的记者就去调查,几个月后,有一个消息传来,说叶赫水就在我们吉林省的梨树县,它还在流动,是一条很美的河流。

九月,就是我们现在讲《诗经》的这个季节,一行人就跟着叶嘉莹先生到了叶赫水畔,这条河还在,叶赫那拉部族的旧城已经消失了,现在那个地方看到的是一大片一望无际的玉米田。九月份的玉米叶子有点干了,风吹过的时候,就是那种哗啦哗啦像翻纸张一样的声音。

席慕蓉说,那天有一轮很大的红太阳,已经下午了,一切都显得有点魔幻。然后叶嘉莹先生坚持要上到一个土坡上,站在那,她转过身,那些玉米的枝干就贴在她的眼前。叶嘉莹先生看了一会,大概有十秒的时间,对所有的人说:“这就是《诗经》中的那首诗,‘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就在这样的一个地方,在她久违的故乡,叶嘉莹先生遇见的是一首三千年前的诗。我看这篇文章非常地动心,竟然诗是这样的,你可以是一位真真切切的读者,你也可以是这首诗的作者,你还可以是诗里的人。你可以在一座一无所有的土坡上遇见一首诗。

所以再问我说为什么要讲《诗经》?我们为什么要读《诗经》?那就先从这个故事说起。《诗经》里面的感情,就是现在我们生活中那些平平常常的欢乐或者小小的忧伤。

我们先说说关于《诗经》的一些基本知识。

这305篇产生的年代是从公元前11世纪,到春秋中期差不多经历了550年左右。那它的地域,这些诗词从哪来的呢?从陕西一直到山东,整个黄河流域。在中国古代文化区域是属于中原文化、华夏文化和荆楚文化,就是两个系统。所以《诗经》跟《楚辞》是完全不一样的,气质不同,要求不同,价值观也不同。

《诗经》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呢?我拿的这个《诗经》大家可以看一下,这是一套,《风》《雅》《颂》,这套书特别漂亮,是我一直推荐的一个版本。因为很多人说读《诗经》的时候,最糟糕的就是你说的是什么,我根本听不懂。因为很多字的读音和这个词,我们现在不怎么用了,所以不理解。

那为什么推荐这个版本?这个版本第一非常美,打开以后里面有很多图画,有很多图画。第二它是有注音的,所以你喜欢朗读,或者你想要把这首诗读明白,想要体会到那种乐感,你是没有任何障碍的。还有一个,这本书的注解者是复旦大学的骆玉明老师,所以我今天讲《诗经》选这个版本,也会引用很多骆玉明老师对于《诗经》的理解。骆老师很厉害,他是编《辞海》的,所以古代文学这块,就是他在管这个事。

你打开《辞海》,关于诗经的第一句话:“这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这就是《诗经》最基本的定义。但是仅仅知道这个,那就是我们小学中学都会学到的,往后延伸一句,骆老师的一句话说:“它是中国文化的元典。”就是元气的元,什么叫元典?最初的和最根本的经典,也就是说这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在最初形成的时候,它最基本的特征,它告诉你人跟世界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它来解释人生的价值,应该追求什么,我们赞同什么,我们对于婚姻、对于战争的态度是什么样的,都会在这种经典当中体现出来。

所以元典有两重意义。一重意义是体现了民族文化形成的时候的某些特质,所以你得知道说我们为什么是中国人,为什么几千年以来我们会遵循同样一个标准,这就是我们的文化认同。

那么另外一种意义就是这个文化认同会始终影响着我们文化的发展过程,所以《诗经》形成之后,它会成为一部贵族的教科书,孔子就教学生读《诗经》,讲《诗经》。那个年代,就是我们这个年纪更小的孩子开蒙的时候。

那读《诗经》要学什么呢?三层。

第一,“不学《诗》无以言”,不学《诗经》就不会讲话,也不是说你就完全没办法表达,而是说你讲不了有身份的人在合适的场合应该表达的那种话。我们知道,语言就会体现一个人的社会身份和地位。

比如我们看《红楼梦》,刘姥姥跟贾母年纪相当,但是讲话方式完全不一样。所以在孔子时代读《诗经》,第一件事要提高语言的修养,要完成自己的气质养成。

学《诗经》第二层,可以“迩之事父,远之事君”,什么意思?就是学到侍奉君父的道理,成为一个有责任,能扛事的人。

第三是生活情趣,“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你可以知道很多植物的、鸟兽的名字,因为《诗经》是生活气息非常浓烈的作品,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植物和动物。我手里拿的这个版本,它就有很多的这个图画,把那些提到的动物或者植物给你画出来。比如“关关雎鸠”,雎鸠长什么样?“桃之夭夭”到底是一种什么树呢?

所以把这三层加在一起,我们就会发现《诗经》包括了语文的知识、道德修养、自然科学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必须要学会的东西。也有人统计过,出自《诗经》的成语有三百多个,而且《诗经》里面随手拎出来一些句子,都特别美。

你看草木之美。“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这念huā,跟花朵的花是一样的,不念华。

鸟兽之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衣着之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青色的领子。

情感动人。“既见君子,云胡不喜。”金庸就把它写在了武侠小说里,一见杨过就变成“云胡不喜”,怎么能不高兴呢?

最美的情话在《诗经》里,“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对,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我出来上班,我女儿就会跟我讲说我已经三年没有见你了,我说这是《诗经》里的话。

最美的女子长什么样呢?《诗经》里形容,“手如柔荑,肤若凝脂。”

季节之美呢?“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你看,写的是很熟悉的情景,瓜果蔬菜,花鸟鱼虫,男女的情感,夫妻相处,还有各种生活的小细节。所以质朴得很可爱。

很多人取名字其实不知道怎么取,翻翻《诗经》,你看多少好名字从里面来。琼瑶、屠呦呦、王国维、林徽因、梁思成等等,这些名字都出自《诗经》。所以“《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我讲了这么多,其实特别要说的是读古诗的一种感觉。好多人就会讲,你看我读唐诗、宋词或者现代诗,觉得很来劲,但是《诗经》怎么读呢?我理解这种心理障碍,年代太久了,有一点文字上的阻隔。但如果这些字我们都认识,这些音我们都能读对,你就不会觉得《诗经》生僻难懂。它就是当年的流行歌曲,所以非常活泼,你一定要有代入感,就是将心比心地来读《诗经》,你会发现说,这首诗好像我几千年前读过,千年前我们也许来过呢。坐在一棵大树下,读那些关于爱情的,关于婚姻的,伤感的或者快乐的诗句。实际上我们的灵魂和这个文化的生命是一体的。

所以现在来讲《诗经》,我觉得特别有价值的就是,要看得到我们自己的生命回忆,这个文化的源头就是《诗经》。人是千变万化的,但是无论古人今人,在情感上是非常相似的。又哭又笑地走完了一辈子,一代又一代。

但是读《诗经》会带来一个什么样的好处呢?就是它打开一个美好的世界,让我们有更期待的、更向往的一种存在方式。中国人的情感表达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生的趣味可以有哪些?《诗经》里都告诉我们了。温和、克制、伤感、朴素、漂亮,这些情感表达是我这一次解读《诗经》的关键词。

所以《风》《雅》《颂》三部我不可能都讲完,也不可能每一篇都拎出来讲。我也许会讲一些你特别熟悉的诗,有一些诗你说我都不怎么知道,但它恰恰非常有代表性,所以我会选出其中的几篇着重地来讲,希望给大家一些启示,或者掌握一个读《诗经》的方法。

其实《诗经》我每一年都会去翻一翻,今年到目前为止,读《诗经》的乐趣就是由我手里这个版本的《诗经》的注解者骆玉明老师提供的。在这部《诗经》里,他其实只是做了非常简短的注释,但他同时还有一个课程,叫作《古典诗词导读》。这个课程是从诗经到宋词,梳理了中国古典诗词的发展脉络,它就是在讲诗词的特质和它的美感,以及它对于现代人的价值。

骆老师讲课特别有意思,他说我选那些诗两个标准,第一好玩,第二有意思,它会提供给人一种感悟或者是触动,让人们去认识问题,认识生命,或者是解决你面对的一些困顿。所以我希望我们今天这个《诗经》的解读,就是帮你推开一扇门。但这扇门从来都是虚掩的,只要你想进就进得去。推开之后,你会发现门外还有门,每道门打开都有不同的风景,能够收获多少,能够走多远,全看个人的兴趣和创造。

我也只是一个看风景的人,但是每次在翻阅《诗经》的时候都会觉得,人跟人在心灵上是非常相近的。从诗经到唐诗到宋词,它就是一条河流,源远流长。在这个过程中,诗歌的语言越来越精致了,表达的情感越来越丰富了,但是《诗经》是用最简朴的语言表达出了根源性的东西。所以无论你怎么理解诗词,都绕不过去《诗经》。

《诗经》有四个特点,简单概括一下。

第一,它描写了对上天和祖先的认识;

第二,它关心的是人的日常生活;

第三,《诗经》很少赞美战争;

第四,它重视婚姻家庭的稳定性。

我们都知道的《风》《雅》《颂》三个部分,它的来源是不一样的,作者的精神也不一样。简单说,《颂》是最容易理解的,它就是祭祀的乐歌,它不是民间制作的,它是国家专门有机构,然后让专门的人来制作,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够唱的。

那相对复杂一点的就是《雅》,雅这个字很有意思,在《说文解字》里面,雅指的是什么呢?你看这边一个牙,另一边是个隹,就是鸟。它指的是小鸟身上非常漂亮的羽毛,天然的原生态的美,让你看见以后就呀一声叫出来,就是雅。它其实是一个地名,后来雅就专指的是王畿地区的乐歌,它就是文化部的春晚,大概是这个意思。

那《风》呢?风就是15个地域的民歌,流行歌曲,就像我们现在听“越过山丘,已经无人等候”,就像我们现在听到“我的心里只有你,没有他”,一下就懂了,这就是当年的《风》。

我这一次在讲解的时候,着重会讲《风》的这个部分,总共有160篇。那翻开《风》第一篇,我们就能看到它是《关雎》,所以《关雎》这首诗就是《诗经》的第一篇,是中国诗歌的起源,我依然要讲这首诗。

之前我讲过一本书,《年轻人的国文课》,里面其实提到了《关雎》,大家可以去复习一下,但是我今天要讲的,主要是温习一下《关雎》的重点,以及说说《年轻人的国文课》里没有讲到的部分。

我们来讲《诗经》里面的《风》。

《风》也称为《国风》,为什么呢?它就是指的这一片地域,总共有十五个国。那么这十五国风有一个地理位置图,它其实是以黄河作为分布的。你看黄河从天水的鸟鼠山,甘肃天水这里作为源头,它起先汇入了渭水,接下来汇入黄河,然后再入海。那这中间就会经历一些我们特别熟悉的地名,历史上都有,秦、咸阳、骊山、洛阳、新郑、商丘、曲阜、泰山等等这些。

所以看过之后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有一些篇目前面会有,比如《关雎》,它前面叫作周南,对照这个图你就知道,它是来自哪一个地域里面的流行歌曲。

我们讲《诗经》的《风》,开篇就要提到《关雎》,我先给大家读一遍,如果你也跟我有同版本的书,那就翻开来跟我们一起读。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这个字念lè,它的意思就是愉悦,它也通撩,就说我要撩到这个人,怎么办呢?用钟鼓来追求他。这首《关雎》写的是君子思慕淑女的心情,并且想象得到她以后的快乐。

简单翻译一下,大概意思是说,那个关关关鸣叫的雎鸠鸟啊,栖居在河中的沙洲里。善良美丽的姑娘啊,就是好男儿的配偶。长短不齐的荇菜,姑娘左右去采摘,善良美丽的姑娘啊,醒来和做梦都想念她。思念、追求都不可得,醒来做梦都常相思,悠悠思念,情意真切,翻来覆去,难以入眠。长短不齐的荇菜啊,姑娘左右采呀采,文静秀美的好姑娘,琴瑟传情两相爱。长短不齐的荇菜啊,姑娘左右把它采摘,文静秀美的好姑娘啊,钟鼓齐鸣来取悦她。

这个就叫作直译,它不经过什么美化,但是一听就说像咏叹调,叫重章叠句,反反复复在说那有一个漂亮的女孩子,男孩子想要追求她,怎么办呢?白天晚上都想她,想得很厉害,怎么都睡不着觉。后来或许他们两个人就结婚了,又或许只是男孩子的想象,他就幻想说我如果真的跟她结婚了之后,应该和她亲近,怎么亲近呢?通过音乐,“琴瑟友之”。琴瑟的声音是柔和的。“钟鼓乐之”,钟鼓的声音是强烈的。那这个音乐从柔和的、舒缓的,再到强烈的、奔放的,显示的是什么?相处是非常快乐而且丰富的。

所以诗歌的内容读上去好像很简单,就是说一个男孩子追求一个女孩子的心理状态,但是我们都在学习的时候知道,叫赋比兴,这首《关雎》里体现得很鲜明。

第一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个就是赋。赋很容易理解,就是铺排,直接描写。小学生写,我的同桌有个亮晶晶的大眼睛,穿什么样的衣服,对我一笑,脸上有个酒窝,描写,这个就是赋。

那比呢?比也很容易理解,就是比喻。说他的眼睛像黑葡萄一样,小兔子的红眼睛像红宝石,这都是比喻。

比较微妙的是这个兴,兴是什么意思呢?它的本意就是起,开头。可是兴在《诗经》里面,放在文学里,大多数的情形用来形容触动。什么叫心有所动?就是看见别人脸红了,心里一动,有点迷人。看见有人啪摔了一跤,你好像也很疼。看见街上那个男人去打女人,你就特别气愤。看见竹子的影子印在墙上,好像要去摸它一样。就是我们的心情被某一种事物触动,但这个触动很微妙,它就是感觉,而不是思考的结果,所以它非常感性和柔软。

外面这个春天来了,你的心也就会变得很柔软,然后想要去跟心爱的人一起做点有意思的事,这个就叫作兴。所以兴就是你的心情、感觉,和自然环境,和别人之间相互的关系。《诗经》里面的兴大多数的情形都是人被周围的自然环境所触动,下雨了你就愁,“离人心上秋”。这心上有一个秋天,就是愁。

所以兴就是从一个事物联想到另外一个事物。“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里面的兴在讲什么呢?就是说你看,这个季节,雎鸠鸟都在关关关地求偶了,叫着想要谈恋爱。那就触发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是男孩子也要对女孩子有一些表达。

男孩子应该怎么样来选择自己的好配偶呢?《关雎》就规定了一个基本的模型,这个我们在《年轻人的国文课》里面讲过,就是深藏不露的好女子,才是君子最合适的配偶。大家可以再去听一下。

后面讲的就是追求她,但是追不到的状态。“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这个“寤寐”两个字特别好,寤是醒来,寐呢?睡着。就是醒着睡着,半梦半醒,都是在想着她,都要追求她。一直追求,一直追不到,一直追不到 ,那一直在追求,他不放弃。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这个思念真的是很深长,翻来翻去睡不着。这是很简单的现象,我们都能理解对吧,可这里面牵扯到一个重大的问题,这就是当我们有了一定的文化功力,当我们的眼界越来越开阔之后,读诗就能够读到里面的深意。

在《论语》里和《礼记》里面,我们都可以读到孔子对《诗经》的一些讨论和评价,但是他具体讲得很细的诗只有一首,就是《关雎》。他对《关雎》的评价是什么呢?叫“哀而不伤,乐而不淫”,这八个字对后来整个中华文化的发展有一个非常大的影响。

为什么这么讲?我们先从《关雎》本身来说,就是追求不到的时候,放在我们自己身上,将心比心,你会有忧伤。但《关雎》里这种忧伤它不过度,它是一种淡淡的哀愁,它也没有伤害性。具体的体现就是一个人得不到怎么办呢?他就辗转反侧,他在床上翻来翻去,这显然是一个对社会影响最小的行为,它就只跟自己有关。

如果你得不到,你就说我上天入地,杀人放火,这个破坏性就很大了。因为恋爱就是这样,它引起的那种情感反应特别强烈,如果一个人没有理性,不能克制自己的情感,那他可能会做出非常严重的行动。

这里面就牵扯出中国文化中所强调的克制。人要适当地自我克制,“哀而不伤,乐而不淫”就是这个道理。

这首诗后面又讲,如果我追到她了,那又怎么样呢?他想象我们怎么相处,就相爱容易 相处难,那我会怎么做呢?“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友”就是亲近她,我用什么去亲近她呢?用音乐。这就很高雅,这显然是当年贵族生活的东西,非常优美,通过音乐来交流感情。说你喜欢莫扎特吗?说你喜欢听《达拉崩吧》吗?然后弄个琴弹起来,你欣赏一下怎么样。

音乐慢慢地把两个人拉近,拉近之后,你的情绪会发展出现一个高潮,而且有艺术性。“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用钟鼓来取悦她,让她高兴。这个时候就有了一种兴奋感,因为这个声音是很强烈的,它就是用来描述我跟这个心爱的女子一起生活的场景,那一定是快乐的。快乐生活的基础是什么呢?就是情感的亲近和融合,所以这里面就提出古人依然认为,婚姻的基础是什么?是好的感情。而婚姻呢,也应该是文雅的,有节制的。

说到这你就会懂了,孔子为什么非常欣赏这首诗,两个原因。

一个是没有明确说出来的它在讲感情,感情在孔子看来,背后依然应该有道德因素。你对一个女孩子的追求是应该当作婚姻的目标的,你要把她娶回来,你要跟她成家的。你不能随随便便地去撩一个人,去爱一个人,这就是中国文化传统里一个很基本的特点,叫重视家庭的和谐。

那再往下说一层,《关雎》又不仅仅是婚姻的问题,它背后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孔子在强调人要有理性,在情感上也要克制自己,在追求德行的时候也要有合理的克制。你不能说,因为我是道德标准,要求很高的,所以我就对别人也很严厉。孔子讲的,人要克制自己,包括对自己,那种热情的冲动的,正义感的克制,它都应该合理。

再回到《关雎》这首诗,它其实非常精致。《诗经》里面其实很少这么精致的写法,总体还是比较朴素的。

接着讲《诗经》。这集我们先来读一首诗,叫作《汉广》。

有同学说,这首诗我不是很熟悉,它也是描写感情的,但是跟《关雎》一样,感情不就是要追求吗?可是追求就有追得到,还有追不到的。追得到就是《关雎》,追不到就是《汉广》,先来读一遍。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有没有感觉到,它里面有循环往复,就像我们现在唱歌的副歌一样。这首诗是我个人特别喜欢的,它是一首关于恋爱的诗。易中天老师曾经有一本书叫《青春志》,他写《易中天中华史》,然后就提到了《诗经》里面的一部分,《汉广》他自己有一段翻译的,翻译得特别有意思。

南方有嘉木,可是靠不上,汉水有女神,可是追不上。汉水是那样宽广,我真是没有希望。长江是那样绵长,我真是没有方向。

这是不是很生活化?我们先来说说背景。《诗经》是主要产生于黄河流域,但是有一部分作品是偏南的,就是《周南》《昭南》里面的一些作品,非常明显带着南方特征的,就是这首《汉广》。

《汉广》里面写到的汉,就是长江交汇的地方,几乎可以理解为就是武汉,它写到汉水,又写到长江,就是长江跟汉水交汇的地方,所以《汉广》这首诗有可能当时就是一个人在武昌的某条街道上,边走边自言自语,就变成了这首诗。

这首诗很美,首先要解释的是“汉有游女”,这个游女指的是什么?游玩的游,有两个说法,一个是说游女是神女,这有点像《洛神赋》里面那个洛水女神,惊鸿一瞥,引起那么多人的热爱,但是你也追求不到。还有一种说法,她是个女神,但也不是神女,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一个女孩子,女神,喜欢她。

女孩子为什么会成为女神呢?骆玉明老师讲,当我们仰望一个女生的时候,我们惦记她 朝思暮想,我们看见她眼睛放光,就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把一个女性想象成完美的,而且你是可以看见她的,就在这种完美中寄托了你自己对于人生的最高期待。

所以这样我们就能够理解,很多年轻的女孩子男孩子,他们会需要一个偶像,会要崇拜一个人,仰慕一个人,这种情感是相通的。

在这首《汉广》里,就一个砍柴的男孩喜欢上了一个女孩,那女孩子是个“游女”,女神。“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就是南边那个乔木非常高大,树荫很少,所以你也不能靠着它休息。那汉水上有一个女神,我也追求不到。这个就是直译,这样一解释,你觉得这怎么是诗呢?但这两句背后其实有一个观点,它就是讲那么多的好东西,可是它不一定属于你。

骆玉明老师说,银行里好多钱,但是你不能拿走的,好东西不属于你的时候,你的态度是什么呢?你会痛苦吗?你会焦虑吗?你会觉得很丧吗?

我们接着往下看。“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就是这个地方风景那么好,在那游玩的那个女孩子那么美,可是她不是我能追求得上的。所以你就能体会这首诗之中的感情,为什么一唱三叹?就是往前走一步,往后退两步,回头看一眼,反复说那几句话,什么意思呢?这个江水我游不过去,然后这个长江那么长,我也没办法找个筏子渡过去,人和人之间就是有一种根本的阻阂,有一些事情无论你如何地努力也都得不到。所以这个男孩子就远远地看着她,爱她,思念她,向往她,但是没办法走到她的身边去,因为她跟你有距离。

下面再说,“翘翘错薪,言刈其楚;”就高低不平的灌木啊,我割下它的这个荆条,这是一个起兴,那起兴跟后面的关系是什么呢?“之子于归,言秣其马。”就是那个女孩子,“之子于归”,“之子”的意思,是说那个美丽的女孩子,她不是谁谁谁的孩子,“之子于归 ”,“归”就是出嫁。我看着看着那个女孩子要出嫁了,那怎么办呢?她要嫁给别人了,那我给她喂喂马吧,这是很善良的心思。就这个女孩子是我娶不到的,但是在她出嫁的那一天,我能在她的身边,给她喂喂马也好,我也是给她做了一点什么了,也距离她近了一些,也能够闻得到她身上的气味了。这是一个很纯洁很柔软的感情。

接下来看,“翘翘错薪,言刈其蒌;”就是说那高低不齐的灌木,我去把它的娄蒿割下来。“之子于归,言秣其驹。”这句跟前面那个“言秣其马”是同样的意思。然后接下来继续感叹说:“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那这个男孩子怎么样呢?就是我喜欢这个女孩,可是我觉得我追求不上,那怎么办呢?我也不会拔刀相向,我也没有想着远远地愤怒地离开,我就给她喂马、擦车。

有人说一个男孩子,你太弱了,一点出息都没有。但是我们也很能理解这个男孩的感情,就是他非常善良,他喜欢那个女孩子,可是他知道有一些美好的人和事物是注定不会属于你的,那他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这个人或者这件事呢?《汉广》的作者就提供了一种选择,叫作温柔以待。

所以这首诗其实表达了一个很美好的感情,也许有人觉得诗中的这个男子过于柔弱,但他的确很善良。

《诗经》里面有大量关于恋爱、婚姻、家庭的诗,都非常得美。而且中国自古以来会有一种文化心理,最美好的情感状态是未完成的状态,这首《汉广》呈现出来就是一个未完成、未抵达、得不到的状态。但他不悲愤,他温柔,有节制,有回味,这就是孔子在《礼记》里面说了一句话:“温柔敦厚,诗教也。”可以把它理解为读过了《诗经》,人就会变得温柔敦厚,这是一种品行和气质。

跟这个相关联的,就是《诗经》另外一个很大的特点叫作伤感,克制有它的好,它就让你显得温柔,让你显得不激愤。但它同时也会表现出一种伤感来,这是东方的诗歌里面一个很大的特点。

这一集我们来讲解一首诗叫《野有死麕jūn》,这个字大家一看就头大,不认识。上面是一个小鹿的鹿,下面一个方框框里有一个禾苗的禾,这个麕是什么意思?它是獐子,就是没有脚的鹿科一种。在《聊斋志异》里面有一个獐子,还化身为一个美人,所以它是一个动物的名字。

这首诗非常有意思,在《诗经》里面,我们之前讲了《关雎》,它是指向婚姻的,可是它也讲邂逅之爱,《野有死麕》就是在讲一场野外邂逅的恋情,它是激情之爱。我们先来读一遍。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

简单翻译一下。就郊外的野地里面有一头死去的獐子,然后有一个“吉士”,一个美男子,就是猎人,男的猎手,把这个猎物用白茅包裹起来,给自己喜欢的一个女孩子。

接受了这个礼物的女孩,就对这个猎人有了一种懵懵懂懂的感情,说多么好的一头獐子啊,多么好的一个女孩子啊,用玉来形容这个女孩子。

接下来的三句:“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这是女孩子对这个猎人说的话,这句话很有意思,你要慢慢地来,你要动作轻柔,舒缓一点,别把我的衣服弄乱了,别把那个狗也弄得叫了起来。

所以看最后的这个尨字,一个龙加了两撇,就是龙多长了两根毛,它就变成什么呢?变成多毛狗。所以有的事情,千万不能太多,不节制是不好的。长毛狗,这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畜之一,在这里,这个字念máng。

所以起码读这首诗,我们学会了两个很生僻的动物的名字,麕和尨。然后我们来讲讲这首诗怎么读。我们在读《诗经》的时候,实际上一定要回归到生活的根源上去,因为它就是在讲我们生活中会遇到的事。

当我们读这个《野有死麕》的时候,骆玉明老师就讲,有一种非常特殊的感动,它非常深,因为它源于我们生命的最深之处。我们可以联想一下那个情景,郊外野地里面有一头死去了的鹿,我们的主人公,他是一个猎人,这是他打的一个小动物。

然后他就用白茅草把这个小鹿包起来,为什么要用白茅草包呢?就是要把它当作一个礼品,像我们现在送人礼物,为了表示隆重,包起来,然后打一个很漂亮的结,送给谁呢?送给一个女孩子,她就站在春天里。

接下来就是一个赞美,说这个女孩非常美,然后美得像什么一样呢?美得像玉一样,这就是比,玉就是一个象征性的东西,温和、美丽。送去了以后怎么样呢?最后一段,就是女孩对这个男孩说了一句话,说你不要毛手毛脚的,你慢一点轻一点,别把人家家的狗也弄得叫起来。

这最后一句非常写实,也最为传神。所以这首诗其实写的是邂逅的感情,它和婚姻没有关系,它不像《关雎》,就是这个窈窕的淑女,我是要把你娶回家的,那是一个非常完整的道德标准。

但是《野有死麕》怎么美呢?因为它非常原始和朴素,它讲的是恋爱。恋爱是什么呢?就是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那么恋爱有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一开始就有很明确的,以婚姻作为目标的恋爱,所以我们现在很多人都赞同这个说“不以婚姻为目的的恋爱就是耍流氓”。但这种说法就一定是正确的吗?

起码在《诗经》里面,我们读了《野有死麕》,就知道还存在另外一种感情方式,就是邂逅之爱。简单说,他没有过去,他也不考虑未来,他就是此时,在这个时间点中,我看见你,你看见我,然后你侬我侬,就产生了一种美好的感情。所以指向婚姻的恋爱是一种恋爱形态,没有走入婚姻的也是一种恋爱形态。

大多数人的观点都认同孔子说《关雎》那样的恋爱多么好,就终成眷属,然后白头到老。但是我们读过文学之后就会发现,有很多种感情,并不是说一定会圆满,一定会有结果,它不一定会指向婚姻,可是它依然非常真诚、热烈,而且正因为它不考虑那么多的结果,它显得没有负担,非常活泼。就是此刻真的是美好,我们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但是过一把瘾,这是没有负担的。

所以我们看这首诗里面这一句,说“有女怀春,吉士诱之。”这在讲什么呢?就是陈述到了春天恋爱的季节了,猫也恋爱了,花也开了,大自然里面到处都有他们的情绪,然后女孩子呢?当然也要恋爱了。既然女孩子要恋爱怎么办呢?“吉士诱之”,作为一个男人,你就要有义务去帮助这个女孩子获得满足,所以你要去诱惑他。

这种感情在《野有死麕》里说得非常朴素和自然,现在你谈恋爱的时候要是这样对女孩子说,你就不敢了,会觉得这想一想就算了,怎么真的能说出来呢?但是《诗经》里面就是这样非常直接,他也不认为说这有什么不对的,我是这么想的,我为什么不这么说呢?

所以我们会对比一下发现,有很多的这个文明,就是发展到后来,太多的规矩和太多的文明会让一个人变得虚假,离那个原始的、本能的感情就越走越远。那么在《诗经》里,这首《野有死麕》起码会让我们发现,就是作者会认为,这种跟春天联系在一起的感情,这种冲动,它是正常的,也是美好的。

问题是你诱惑她,和《野有死麕》又有什么关系呢?读到这,如果你能提出这个问题,那你真的是一个非常善于思考的人。它就是讲,你这个男孩子要怎么诱惑那个女孩子呢?你怎么讨好她呢?你要带着礼物去。你是个猎人,你要带什么呢?你就要带一头打到的鹿。

你说这个太庸俗了,谈恋爱就谈恋爱,你还要带着礼物去吗?骆玉明老师讲了一个故事,有一次他在家里看电视,他就发现动物世界小鸟去求偶的时候,是带着虫子去求的,就给那个雌鸟带虫子。然后骆老师说,一个鸟去求偶都要带着虫子去,所以女人就有权利问那个男人,你来追求我,那你的虫子呢?这个就是女性的权利。因为在自然界里面,雄性是主动追求的一方,雌性是等待追求的一方。那么由于雌性组成家庭以及生育的成本是非常高的,所以雌性是比较谨慎的。

那么在古人看来,人类也是这样,女人有权利要求得到一个虫子,而你最好是带上一头鹿,不一定是虫子,虫子是鸟的事儿。所以就是这个场景就非常活泼,而且很有趣。

读懂了《野有死麕》,再来对比一下《关雎》,回头来看,你就理解为什么孔子那么推崇《关雎》,把它放在《诗经》的第一篇。《关雎》和《野有死麕》很不一样,它很文雅,它很精致,但是《野有死麕》就很爽快,而这是两类完全不同的表达方式。

而且这首诗还牵扯到一个文学上的重大主题,就是怀春。在中国文学里面,女子怀春,男子悲秋,这是两种类型,都跟自然有关。但是女子怀春是非常感性的,男子悲秋是要站到高山上,陈子昂在这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他很理性,而且比较宏大,所以这是完全不一样的方向。

女子怀春这个主题,最有名的是《牡丹亭》,杜丽娘游园惊梦,这个就是女子怀春。所以骆玉明老师也在讲说《牡丹亭》为什么会产生那么大的影响力?那《牡丹亭》和《西厢记》到底有什么不同?

今天我们在这里先简单说一下,以后如果大家愿意听的话,我会给大家讲《牡丹亭》。如果愿意听,也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

《牡丹亭》和《西厢记》到底有什么不同?不同之处,《西厢记》里面先出现了一个异性张生,然后再出现了爱情。而《牡丹亭》没有那个异性,杜丽娘长到那么大,如花似玉,到自己家的园子里面看见了春天,一下子说天哪,姹紫嫣红,生命的欲望就出现了。然后这个欲望创造了一个对象叫柳梦梅,梦见一个男人,有了欲望才会有爱,那爱人是被你的欲望催生出来的。

这就是《牡丹亭》和《西厢记》最大的不同,而这个不同是非常非常大的。所以我们现在常听到一种说法,吸引力法则,你到底怎么样才能找到一个恋人呢?你得先有这个欲望,你先呼唤说,我想要谈恋爱,我想要跟一个人在一起,我想要让一段恋情把我变成一个不一样的人。这个时候它才有可能发生。你不想要改变的时候,这个改变是不会发生的。

所以在《野有死麕》这首诗里,我们就可以看到一种激情,它和《关雎》会形成一种对照。那么《诗经》里面既有明确指向婚姻的感情,它具有理性,它要求自律,要求有道德感;也有这首诗《野有死麕》这样非常野性,直接大胆地表达,然后被瞬间的激情点燃,都很美。

虽然孔子更赞美《关雎》前一种这样的恋情,但是《野有死麕》这首诗放在文学上,也是非常重要的,也需要我们理解。

我们来讲一首诗《君子于役》,这首诗是描写家庭生活的,结婚以后,分居两地怎么办呢?主题叫思念。先来读一下。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其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这首《君子于役》能明显地看出《诗经》的特点,它就是关注日常生活,日常生活里有快乐,也有悲伤,还有一些小小的哀愁。这首《君子于役》写的是丈夫出门服兵役去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妻子在家里面就非常想念他。看见鸡回到了鸡窝里,太阳下山了,牛羊从远处归来,她都会想,我的丈夫,你怎么还不回来。

所谓“君子于役”的“役”,大多数的情况下就是指的去边地戍防。君子在当时就统称有一定身份和地位的人,这个诗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君子的家里养着鸡,养着牛和羊,所以地位也不会特别高,大概就只是一位武士。所以不要把它们都笼统地称之为说这是贵族的诗,好像感觉有权贵,高级得不得了,其实不是,就是一个普通的打工人。

那么在先秦的时代,生产力水平是比较低下的,所以这种下层贵族的生活并不比后来一些普通的农民好到哪里去。那也可以看出,他们的生活是非常朴素的。

这首诗变化非常少,每一章的开头都是女主人用很简单的语言在说自己内心的感情,我看见了什么,我心里怎么想,我又看见什么,我还是这么想。所以等待亲人归来,就是一个挥之不去的主题。最让人心烦的就是“君之归期未有期”,你说你要回来的,我相信你会回来,可是什么时候呢?这种不确定,其实非常让人抓狂,好像每天都有希望,然后每天都是失望,就这样一天一天的,你会有一点崩溃。

就在这样的心理中,这个女主人就长叹一声说:“曷至哉?”你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呢?但她也不是很愤怒地说你回不回来?它就是淡淡地描绘出一个画面,你看夕阳余晖,这个小鸡已经困了,就回了巢,牛羊从山坡上缓缓地走下来,你觉得这就是田园牧歌。你看到这样一个画面,就是一个妻子站在那,痴痴地望着远方的道路,你知道她心上的那个人还在远方,那这是一个军嫂的形象。

生活的那种缺憾感,在这一刻显得非常强烈,而且她是别的事情都没有办法转移,也没有办法弥补的,怎么办呢?它接下来其实有一个转折,就说你看鸡也回来了,太阳落山了,牛羊回来了,大家都聚在灯下,全家团圆了,可是你还是回不来。然后它说:“君子于役,苟无饥渴!”算了,你实在回不来也就算了,只希望你在外面不要忍饥受渴。这句话非常平常,但是这个感情是非常真挚的,就是别人在关心你飞得高不高,然后家人他就是关心你飞得累不累。

这篇《君子于役》还体现了中国诗歌的一个特征,就是对意境的烘托。如果我们把中间的这几句抽掉,就是鸡、牛、太阳,把这几句全部拿掉,那么这个意思能讲清楚吗?能。就是他出门去了,他一直不回来,我一直想他,他一直不回来。可是如果真的拿掉了,那少的是什么?少的就是诗,少的是诗意,剩下的就是一句大白话。

所以诗之所以称之为诗,它需要场景,这个场景意味着什么呢?画面、氛围和情绪,它就像是一个容器。黄昏时分,鸡回家了,牛羊回家了,丈夫也回家了,这个就叫作幸福,不需要什么别的。那如果你没有回来呢,我的心就少了一块,我的幸福就被破坏掉。

所以在情感表达的时候,如果你想要有诗意,想要说的有趣,那么一定要讲细节。你不能说我想你我想你,某某某我想你,某某某我想你,这就是张艺谋电影里面那句话,然后楼上一盆水泼下来,或者一只鞋飞下来,就是讨厌你。

可是如果你在里面描述很多细节,然后他有了氛围感,有了那种情绪的流动,它就变成了诗意,大家就会觉得,即便我依然不想你,但是你的表达还是美的。

这首诗也表达出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一个理解,什么叫做美好生活呢?幸福就是没有缺损的生活,安安静静的,你在我身边,所以老婆孩子热炕头,很多人说这个就是好日子。我们就能看出来,在中国人的性格中,其实并不赞美那种冒险,传统文化温和、克制,然后喜欢日常的这种小确幸。那这种特点就是从《诗经》里开始的,《君子于役》非常典型。

而且在这首诗里,虽然这个男子是去打仗了,但是明显能看出中国人对战争的态度。那就是男人有责任保卫家园,所以是上前线的,但是战争总是不好的,战争破坏了生活,战争破坏了幸福,所以这种反战的情绪是在后期,历朝历代的诗歌作品中都可以找到的,比如我们都非常熟悉的杜甫的《兵车行》,它和《君子于役》其实一脉相承。

我们来读一首,大家可能不太熟悉的诗,出自《郑风》,叫《萚tuò兮》。这是诗经里面最短的诗了,先来读一遍。

萚兮萚兮,风其吹女。叔兮伯兮,倡予和女。

萚兮萚兮,风其漂女。叔兮伯兮,倡予要女。

有没有觉得,有那种简单循环的音调,就像音乐一样,诗就是音乐。它的两章几乎完全是重复的,那么第一章跟第二章之间,只有一个字是有意义的变化。那要读通这首诗,我们先注重看几个字。

首先是这个“萚”,好多人不认识,草字头,下面一个选择的择,它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落叶,落叶称之为萚。你一听知道,这文学里不是常常描写落叶吗,从《诗经》到徐志摩《落叶》小词,其实都是在写落叶,为什么人们这么关心落叶呢?我们等一下要讲。

然后有一个字,大家说这叫“女”,为什么你念rǔ,这是个通假字,它的意思不是女子,而是你,你我的你。有两个地方我们要提醒一下,就朗读的时候,“倡予和女”,“倡”停下来,后面叫“予和女”。

这个“倡”字就是唱歌,唱什么呢?唱“予和女”,他说唱吧唱吧。这个“和”字是应和,我,“予”就是我,我来应和你。那后面的一句“倡予要女”,唱吧唱吧我和你。这个字不念yào,叫yāo,就是和的意思,我和你,you and me。

这是《诗经》里非常有意思的一首诗,为什么要特意讲它呢?因为它信息量很大。如果我们把这首诗的语气词全部去掉,能剩下来大概就有十个字,十个字颠来倒去,为什么就信息量大呢?因为它所反映的情感,是有一个深沉的背景。

易中天先生翻译过这首诗,他的译文很有趣。

落叶遍地,秋风吹起,哥哥呀你就唱吧,妹妹呢我跟着你。

就朗朗上口了,这么简单的一个词,就像信天游小民歌一样,它有什么深意呢?我们一边读一边来解析。

“萚兮萚兮,风其吹女。”萚就是落叶,枯黄的叶子落下来呀落下来,风吹落了你,就像这个季节,慢慢地叶子黄了,叶子红了,风一吹就飘零下来了。这个背后隐藏的东西是什么呢?涉及到了中国人对生命的理解。

中国人也会讲灵魂、轮回、天意这种东西,但其实不确定,糊里糊涂的,你没有办法找到一个肯定的精神支持。我今天想要祈福了,那我去求谁呢?好像谁都可以,又都不是很明确。所以中国人测量生命长度的方法是非常生活性的,它跟时间的关系极其密切。

人生七十古来稀,然后说白驹过隙,什么人生百年,它全都是用时间的长度来衡量生命,所以当生命是用刻度来标识的时候,人们对时间的流逝就非常敏感。首先体现在对四季流转的敏感,尤其是秋天。

为什么大量的诗词里面都是在写秋天,“离人心上秋”,告别的时候,一到秋天好像格外惨伤。然后“秋风秋雨化凄凉”,秋天是凋零的季节,万物好像慢慢地在衰弱,在腐朽,所以人们就把这种敏感集中地体现在对落叶的敏感上,所以落叶就成为了中国诗歌中一个很重要的意象。落叶背后隐藏的其实是人们对于时间的感慨,对于生命的认识。

它接下来跳到的是“叔兮伯兮,倡予和女。”那就是说我们发现生命是会流逝的,它一去不回头,叶子掉下来以后,不可能再回到树上,那怎么办呢?提出一个解决方案,如果生命这么短暂令人无奈,我用什么方法来克服自己心里面的这种情绪呢?克服的途径之一就是友情,“叔兮伯兮”,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吧,来干什么呢?就是一起唱歌,娱乐,可能还喝一点小酒,敲着鼓,你唱的时候我来应和你。

这种一唱一和,其实是增进彼此之间感情的方法,这就有点像钟子期遇见俞伯牙,他用琴声来沟通,这样达到对彼此的认知,感情融合,体会到了你跟我竟然是心意相通的。就是在这种友谊当中,在人和人的联系感中,我们找到了得到安宁的方法。

所以没有人能活成孤岛,我们需要联系,所以当谈恋爱的时候,如果那个人动不动就蒸发,发短消息不回,甚至不能秒回,你就很生气,为什么?不安全,紧张,我们需要确定的联系感和友谊。

在《论语》里面有一个故事,大家可能很少注意,讲得也很好。孔子听到人家唱歌唱得好,他就请求对方,你再唱一遍,然后人家再唱一遍的时候,孔子就跟着一起唱。其实这就是一个交友的方法,你表示对对方的欣赏,怎么表达欣赏呢?你唱得太好了,你再唱一遍吧,接下来你唱的时候,我来跟你应和,一起唱,我不单单是做一个观众,是和你一起投入,这样的话这个感情就非常平等,而且互动。

像看演唱会的时候,那个天王巨星一旦出来说,你们跟我一起唱这一句,大家就摇着手,那个瞬间就非常满足,就投入了。一旦你投入了,那么你就能够得到更大的愉快。所以“倡予和女”就是我们要一起来完成这个情感的抒发和交流的瞬间。

那你看从落叶的飘飞,看到我们对于时间的敏感,然后来理解这个文化的特征,我们要靠联系感,要靠友谊,彼此取暖,让人感到不孤单,这就是这首诗的信息量。那如果你理解了这个背景,再读最后一句,你就不会觉得它跳跃,你看它说:“萚兮萚兮,风其漂女。”这个落下来的叶子,是风把你吹落的,我们看见了我们怎么办呢?“叔兮伯兮,倡予要女。”我们这些好朋友们一起唱着歌,然后我和你在一起。这个里面就表达了,如何克服生命的短暂和不安呢?就是我们要在一起,通过友谊,通过爱情,通过亲情,紧密地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够安放住自己。

多说一句,在《诗经》里面有一篇很著名的《击鼓》这首诗,因为张爱玲引用过其中的两句,所以大家就都知道了,我们不细讲,但这两句非常美,就是“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就这整首诗《击鼓》,它是讲一个男人被征派去当兵,不能返回故乡,就有点像我们《君子于役》里面说的那个情景,只是《君子于役》是女子思念丈夫,可是《击鼓》呢?是这个丈夫回忆起他的妻子。

这个丈夫就说了几句很有代表性的话,叫“死生契阔”,人的生死是自己没有办法掌握的,这中间有聚散离合。可是我跟你定了一个誓约,就是在这么不稳定的这种生命状态下,人是不安的,怎么样克服这个不安呢?就是要有一个东西让我能够平静下来,让我的心定下来,这个定心丸就是“与子成说”,我跟你有一个约定,这个约定就让我心定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我发了誓,我拉着你的手,我跟你一起慢慢变老。

这就是在不安定的动荡的生命中,我们寻求的那一点点暖,一点点稳定,这也是张爱玲想要的感情,可惜她虽然很明白,虽然很懂得,依然没有得到。这就是生命的常态,就是它易变。

但是如果一个人跟另外一个人之间能够有一个约定,那就建立了一种稳定性,可以依赖这种稳定性,来度过这动荡不安的一生,哪怕它再短暂。这个诗意也会让我们觉得,此生是很漂亮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294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493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79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95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718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906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53评论 3 41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97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50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70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711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88评论 4 33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018评论 3 31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96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23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61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95评论 2 35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