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工作繁杂,又是离群众最近的地方,把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才能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为基层事业添砖加瓦。但在现实生活中,基层减负越减越“负”的现象也在个别地区悄悄“冒泡”。应跳出越减越“负”的怪圈,真正将“减负”落到实处。
所谓越减越“负”通俗来讲就是用新的形式主义破除旧的形式主义。比如,有的地方发红头文件少了,通过电话、微信发通知的情况却显著增加;有的地方报表材料减少了,APP、打卡排名等项目却多出不少,依旧给基层通报、排名、追责,基层苦不堪言;督查和检查考核虽然减少了,但是上级改成了调研,到基层转一圈,比台账、查资料,基层干部整天准备“减负材料”,最后形成所谓的调研报告,这样应付“减负督查”,正常工作都干不完,还要忙着“减负”,所谓的“减负”有何意义?
基层减负越减越“负”是有原因的。一是工作中“留痕”代替实际工作成效评价情况依然存在,因此不少地方没有把心思留在效果上,而是留在“痕迹”上。比如办公桌上厚厚的“迎检台账”,工作群里满屏的“打卡晒图”等。二是中间层级的下级向上级报告工作从实事求是变成揣摩上级心理投其所好,“干工作粗糙,写报告心细”是当前某些地方下级应对上级的一大特点,落实工作就变成一场作秀,变成“材料出政绩”,使基层徒增很多因形式主义带来的负担。
打破越减越“负”的怪圈,避免“抽刀断水”现象是关键。“抽刀断水”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截流建坝”方能正确引流。减负的根本,要结合基层实际、深挖问题根源,从源头上进行治理。如果精简了文件,又提高了要求,精简了会议,又提高了频次,反让基层干部叫苦连天。一方面切实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从重“形式考核”向重“实绩考核”转变,删“繁”减“复”,牵住“牛鼻子”,做到“考少、考精、考重点”,针对交叉重复的共性指标需“合并同类项”,做到“零交叉”,防止多头考核;另一方面要时刻绷紧为基层“减负”这根弦,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对于好的经验做法用制度形式固定下来,让“减负”成果经得起检验。
为基层减负就是为基层干部的实干撑腰,要准确看待“应尽之责”和“应减之负”,要坚持常“减”不懈,也要树牢正确政绩观,把精力放在为民造福上,多做打基础、利长远、出实效、创实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