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培养的儿童应该是具有思考力的,但我们发现儿童的思考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个体差异性。好奇是孩童的天性,可孩子们的年级越高,表现出的好奇程度却不是在逐级递增。我不禁在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呢?
读苏霍姆林斯基的这篇文章,按照他的观点,儿童的天性其实是在广阔的自然天地中才得以实现,他们才有好奇、探究的欲望,而在这样的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们才可能产生真正的紧张的创造性脑力劳动。但学校教育的现实是,大部分时间孩子们都待在学校接受常规的课堂教育,很少有老师带孩子们亲近自然、感受自然。儿童的天性要在学校教育中得到释放与深层次的培养,必须让他们处在一个愉快的情境中开展学习活动,我想这正体现了对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重要性。如果学生不喜欢这个环境,这时让和孩子们从事紧张的脑力活动,对他们就是有害的、致命的。尽管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与现在的教育理念观点提法可能不同,但就儿童的发展成长规律来说也是殊途同归。
儿童怎样才能从事紧张的创造性的脑力活动呢?在我看来,这个问题就是怎样培养儿童具有真正的思考力。这中思考力,要求孩子们对问题具有专注的研究。很多时候,我们教给孩子们的仅仅是知识,甚至没有培养儿童该怎样去思考。想来,学生越来越缺乏好奇心与我们的教育方式也有很大的关系。专注的思考,这不但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能力。有了这样的认识,以后在课堂上就要多启发孩子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有刻苦钻研的精神,真正让学习成为培养学生思考力的脑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