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之困
这次培训的主题是AI赋能,前两天感觉摸不着头脑,因为除了两位老师用了豆包分析习作和故事讲述之外,其它课上并没有涉及。
今天早上跨进礼堂时,大屏幕上赫然印入眼帘的就是AI赋能课堂教学。我满怀期待落座,迅速打开笔记本,准备迅速启动学习模式,好好开开眼界,甚至想着,若是能学到一招半式的技能技巧,能够在今后的课堂上使用的话,那此行也就超值了。
主持人介绍完后,才知道这又是一个来自重庆的专家。看来那边真的很出人才啊!他让所有到场的人扫码参与问卷以后,用AI展开数据分析,掌握了现场教师对AI的了解运用困惑,基于数据的事实开始以聊天方式切入主题。
大家都对这场将座抱以很高的期待,希望能学到一些技术层面的东西,方便返岗后好好实践一下。开场半小时,讲的是AI的发展历史,开讲一小时,还在讲AI的运用领域,开讲一个半小时,终于讲到运用技术,组委会老师请求现场教教师们简单操作一下,结果专家果断拒绝,说那不是此次讲座的内容,若是要教技术,得要一整个下午的时间,就这样,三个小时的时间疏忽而过,我们也只是略微了解了一些关于AI的常识。
当结束的掌声响起时,所有人长舒一口气,这满含期待又期待落空的情绪,终是得到了些许释放,出了会场,外面雨下得很大,一刻不停地返程,一个多小时后回到中转站的临时住所,打开手机直播,校长智库的直播平台正在进行AI相关技术介绍,再次把培训从现场转到线上。
那些校长都在争先发布自己学校智囊团研究的智能体,听上去很不错,可对我这个需要实操技能的一线教师来说,也仅仅只是开了一番眼界罢了。今天,终归是期待要落空了。
最后一个发言的是个教育私企,他承诺他们研发的备课智能体可以免费提供给现场所有参与的教师,不知道我这个在线上的可怜教师会不会被允许,我还是按要求扫码注册,但愿他们可怜我这个不是现场的现场老师,让我不虚此行吧!
无法与需求实现接轨的培训,全是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