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学习写作#17断舍离就只是扔扔扔?
随着日本山下英子“断舍离”概念的风行,整理术、极简主义变得有些泛滥。大家纷纷效仿,迫不及待地展开了风风火火的断舍离。
而大部分人做的是什么呢?没错,扔扔扔!书中不是强调说,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弃多余的废物,脱离对物品的迷恋吗?这化成行动不就是扔扔扔吗?
一、扔扔扔?且慢!
扔扔扔确实是践行断舍离的一部分,但是却只能算是表象的术。找出这么多要舍弃的东西并处理掉,确实是一件很爽的事情。但是,有很大一部分人,扔完之后会有家里好像什么都缺的感觉,结果不幸的陷入了扔了买买了扔的恶性循环。还有部分人,需要隔一段时间就进行这么一次扔扔扔大作战,来摆脱杂乱状态,带有周期性断舍离情结。这些行为的结果都不是真正的断舍离应该有的样子。
二、停止囤积,理智选择
回过头再来看断舍离。断,对抗的是我们人性中的囤积欲。无论是扔完后觉得空虚继续买买买还是时间一长就进入杂乱状态,本质上都是没能正视和控制自己的囤积欲。那怎样做呢?首先我们要了解自己现在有什么,对手里的物件进行整理清点,花点时间弄清楚,什么用?有没有同类?舍弃后有什么影响?然后,就是舍,舍就是要判断物品对自己的意义,就要面对自己要什么的终极哲学问题,这个要做好的可能不简单,我们只求每做一次都能更接近真理。
举个简单的例子,自己以前不关注笔的去处,导致一感觉没笔写了,就买新的。后来我决定改变这个状态,我首先找到所有笔,发现很多笔没写多少就被我胡乱塞到某个角落了。然后我根据自己用笔的场所和频率,估算4支笔就可以解决自己的书写问题了,之后每次都是用没了再填,也少了很多烦恼。对于其他的常用物品还有书籍也可以类似处理。
三、脱离物欲,执吾所爱
最后的离,也是最高境界。生活中,每个人的生活需求标准各不相同,也就意味同样是要断舍离追求简约生活,这个度每个人都不一样。随着断舍离火起来的日剧《我的房间空无一物》中的女主角,还有扔掉家里98%的物品来追求至简的佐佐木典士,他们把断舍离做到了常人基本做不到的程度。大家可以自行去感受一下。
那既然断舍离没有标准答案,那么我们实行的标准是什么呢?放弃不需要的,就是抓住自己需要的,找到自己深爱的。断舍离做到最后,其实也就是把物品打理成我们舒服的样子,让我们不再困于那些琐碎无关的物与事,专心寻找并抓住我们真正喜爱的。
希望你的断舍离不只有扔扔扔,祝福你把生活过成让自己舒服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