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初六立春的这天,看到大s去世的信息。我的心情低迷了很久。我在那几个小时里想了很多。
我对大s的印象还停留在她和前夫的恩怨在热搜闹得沸沸扬扬。我没有完整看过《流星花园》,但看过几部她的电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美女,但是她自成了她美的风格,似冬天一股清冷但柔劲的风,不觉得冷但也暖。
她是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一个洁癖性的理想主义者,但童年时的苦难,让她在追求纯粹干净的情感时几近偏执。
所以可以在一眼定情后速度闪婚,冒死生下孩子,后在离婚后闪电般的与二十年的初恋结婚,在面对被前夫全家消费和全网黑的时候,她仍然为了体面而不言不语。
从她采访和相片可以看到,她身上有一种清高,这种清高,是一种对世事的看透和绝望,但自己又无法真的做到心念通达,所以她的清高里又透着一种拧巴和悲观,看似潇洒通透,其实是在遮掩自己千苍百孔的内心。
从她为了美对自己身体进行了一种极致严苛的凌迟,也可以看出她对自己是极其克制和苛刻,不允许自己在自己所做的决定和选择中承认自己有错误。
在对外的形象里,众人总有一种错觉,她是一个面对世俗生活又刚又勇并且生命力蓬勃的大女主。但其实她是一个内心有很大创伤并极度匮乏的人。
道德经里有:“至刚易折,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乐极则哀。”
真正对生活勇和刚的大女主是刘晓庆那种对世事处处柔和的心态。
“以柔克刚,水利万物而不争。”——道德经。
回看她与汪的婚姻关系,能看到她身上有一种硬邦邦的柔弱。
她希望汪能看透她的脆弱并填满她内心缺失的爱,但是自尊又不允许她真正低下头来和汪平等的对视。
特别是在《幸福三重奏》里,她的这种拧巴和悲观在她脸上呈现出了枯败之相。我在看前几集的时候,就觉得她的内心正在经历一场波涛汹涌的精神伤害。
来自自己,来自身体,来自外界,来自身边人。
所以哪怕她在笑,给我也是一种很难受很痛苦的感觉。
她其实在深爱着,但她也在恐惧着,因为她幼年父亲带给她的伤害,让她的基因程序下意识就进行了应激行为的自我保护。
“我想要你长久的爱我,但是就连我父亲都能离我而去,我怎么能相信你会真的爱我。”
大s的恐惧让她没有真正的去看见自己在这段关系里的状态,没有真正的去看见身边这个人给予的爱,也没有真正的看见身边这个人的所展现的优缺点。
所以汪很怕她,因为大s带给了他一种被强制又被漠视的情绪反馈。
想爱又不知所措,索性后来直接逃离,又因为那么多年的被漠视,心里不甘,想真正被大s看见,所以在离婚后各种作各种闹上演一场场的深情的表演。
本质上,在感情中,他们都没有真正的彼此去看见过彼此,也没有真正的看见过自己内心存在的需求。
人是不可能完全脱离情感的存在而生活。
没有情感,意味着在人生的长河中不曾被人真正看见和需求过。
之所以想写写大s,是因为突然在她身上,看到了我与她之间的某种共性。
清高又拧巴,漠视着悲鸣于这个世界。
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在寻找一种可以弥补我内心匮乏的爱,一种延延不断我取之任之的无限纵爱并只限独我。
而我,却淡漠于感情的回赠。
我想得到又不想自己去得到,我想有人送上来求着我收下但又不屑这种乞求的赠爱。
自以为是的清高与选择的拧巴纠缠成了吊死我的绳索。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是有一个随着接触和了解后心理可接纳度的增减。
人的本能里有一种夺取的基因,人的本能里还有一种避害的基因。
过度的索取结果就是避害的保护。
我看着那些人后来一个个的离我而去时,内心的怨嗔在某个瞬间淹没了我。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陷进了对自己的精神折磨和心灵上的凌迟。
我困惑,迷茫,不知所措,挣扎,询问,寻找,打碎,重组,刷新,重塑。
经过很长时间的在各种与朋友对话,与书本对话和出走的寻找中,我逐渐的看见了一个自卑,敏感,脆弱,弱小又悲切的自己。
在一次次寻找自我的答案时,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永远不要放弃对自己的呵护和珍惜,在自己各种情绪上涌和失控时,要学会不要责备自己,而是去看见那些情绪产生时的源头。
1.看见自己的情绪,允许自己有情绪。在30秒内先离开让自己情绪翻涌的环境。让念头就这样随来随走。(抱歉,我还没法真的做到,但希望自己可以做到,因为念头留在心里不散的时候,不由自主的就开始了内耗和精神折磨。)
2.睡前和自己每个器官说我爱你,安抚好自己的身心,让自己的心神处于一个平静安稳的境地。(每晚都会做,失眠变得比较少了,睡眠也安定了好多,心情变得平和,过年时许久没见的朋友说我脸圆润了很多,眉目平和,比以前一脸愁容苦恼好太多了。)
“人载魂魄之上得以生,当爱养之。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肾藏精,脾藏志,故魂静志道不乱,魄安得寿延年也。”-道德经
3.去读书,多去看展览,去看好电影,看名人访谈,看各种不同观点的碰撞,去刷新自己的世界观。(感谢自己不停的看书读书,虽然看得很慢。)
4.去运动,去学自己喜欢的技能,去走近大自然,走向天空,走向泥土。(每次心情不好,看到葱郁的树木,就感觉生命力在被回填了。)
就这样,我开始真正的看见了我是谁,看见了我的需求,看见了我存在的意义。
也是在这时,我终于放下了我的清高和拧巴,开始拥抱我,拥抱生活,拥抱情感,拥抱各种不完美。
也是在此时,心念开始变得通达。
我知道了人各不同,生活不同,处境不同,感受不同,意识不同,认知不同,情感不同,生命的厚度不同。
人是一个个独立的存在个体,这些不一的情感变化才组成了这个人间的妙境。
“万物无不负阴而向阳,回心而就日。”--道德经。
一个人先接纳自己后,才会接纳别人进入自己的世界随意的试错,自己的世界足够大时别人的去留只是在添色绘彩。
我会一万次的拯救自己,让自己活在活色生香的春天。
可惜大s,永远停留在了48岁的春天。
我念斯人逝于春,斯人长存新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