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正确政绩观书写城市发展“答卷”

        近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要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建立健全科学的城市发展评价体系,加强城市工作队伍素质和能力建设,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当前,我国城镇化率达到67%,城市发展进入提质增效的关键阶段。越是这个时候,越要引导党员干部根植“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深厚情怀,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既做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也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的好事,在城市发展蓝图上书写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答卷。

        深怀“枝叶关情”之心,躬行“为民造福”之实。“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真正的政绩不在高楼广厦的堆砌,而在百姓愁眉的舒展;不在报表数字的浮华,而在万家灯火的温馨。政绩之本,在于为民,必须时刻以“人民满意”为标尺,将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头,将民生急难愁盼扛在肩上,方能在城市发展的考卷上书写出有温度的答案。广大党员干部要主动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在街头巷尾倾听“沾泥土”“带露珠”的真切呼声,使政策制定贴着民心走、围着需求转。坚决摒弃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急功近利的“面子工程”,将宝贵资源和精力精准投向教育、医疗、养老、托幼等民生关键处,甘做服务百姓的“孺子牛”,多做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潜绩实事。

        锤炼“久久为功”之志,力行“善作善成”之道。城市发展如万里行舟,非一棹之功。树立正确政绩观,尤需涵养“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要力戒“新官不理旧账”的短视,警惕“另起炉灶”的折腾,深刻认识到城市是绵延生长的生命体,其规划、建设、治理必须尊重规律、保持定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谋划长远,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接力前行。广大党员干部要珍视前人打下的基础,积极稳妥化解历史遗留问题,确保政策不断档、工作不停步。谋划发展时,多做夯基垒台、立柱架梁的工作。甘为后人栽树的“铺路石”,对认准的方向、科学的规划,保持“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定力,一任接着一任干,一锤接着一锤敲。

        常怀“敬畏戒惧”之心,恪守“务实清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正确政绩观必以务实作风为根基,以清正廉洁为保障。一切脱离实际的“空中楼阁”、贪图虚名的“面子工程”、触碰红线的“歪门邪道”,终将如沙上之塔,轰然倒塌。唯有脚踏实地、遵规守矩,政绩之树方能根深叶茂、四季常青。广大党员干部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眼睛向下看、脚步向下迈,察实情、听真话,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杜绝劳民伤财的“花架子”和脱离实际的“瞎指挥”。时刻绷紧纪律规矩之弦,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发扬“钉钉子”精神,对定下的事情紧抓不放、一抓到底,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攻坚克难。

(新疆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委组织部曹晓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