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世独立”,曾被我认为是一个独特的词,并且希望自己也能以这样的姿态存在。
还曾想着远离这喧嚣的尘世,去一个没有人的地方独自待着。
原以为这是懵懂的我,一时的胡思乱想。
但读了《祛魅》才知,那是隐约觉得自己似乎不被周围的世界接纳,所起的“应激反应”罢了。
《祛魅》的作者罗伯特·纳伯格是法国知名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心理分析师、家庭治疗师,目前在巴黎和瑞士执业。
在他的临床实践中,时常听到类似的话语,“我感觉得到心脏的跳动、肺部的呼吸、身体的活跃,但却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
一个男人突然决定离开自己的妻子和孩子,给出的理由也是“我不再有存在感”。
当一个人的存在感被狠狠打击过,他们的内心是绝望的。
而选择何种方式让自己存在,与我们所处环境相关。
当生活顺遂时,我们几乎意识不到存在感,此时存在感由自己建构。如果我们生活在等级森严的压抑环境中,存在感则由上位者、有话语权者来建构。
所以,感知自我存在不是一种生理本能,而是一个建构的过程。
什么是存在感?
存在感是一种内心状态,意味着你能够被看到、被察觉、被感知以及被回应。这种状态是我们与世界及与自己和他人建立信任的开始。
存在感与我们为人的尊严、对自己的看法、以及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紧密相连。
当一件事扰乱了我们的存在感建构,失去存在感或存在感减少,会使我们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有权在这个世上存在。
在感觉没有未来,没有规划,没有时间概念时,人就容易出现抑郁症状。
从呱呱坠地开始,我们就身处在各种人际关系和归属关系当中,并通过这两种关系来感知自身的存在。
人际关系包括哺乳关系、权威关系、兄弟关系和恋爱关系。这四种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行为方式,我们对四种关系的倾向不同决定了我们行为的不同,甚至还会左右我们对于职业和工作方式的选择。
比如,教师、厨师和咨询师扮演的是哺乳关系中喂养者的角色;倾向于权威关系的人喜欢领导职位;而倾向于恋爱关系的人所从事的往往与感情密切相关…
仅仅建立人际关系并不足于让我们感到存在,这些人际关系还必须建立在一些包含它们的归属圈子里。
归属关系也分为四类:家族归属关系、夫妻归属关系、兄弟归属关系和意识形态归属关系,每一种归属关系都为成员提供了截然不同的归属感支持。
不论是人际关系还是归属关系,都是把个人纳入群体之中,以生发和强化存在感。
不过,个人纳入群体的程度超过一定界限,过度追求他人认可和接纳,存在感不但得不到加强,反而会被削弱,甚至消失,被某些“群体特征”所取代,让我们陷入困境。
哲学家路易·阿尔都塞在亲手扼si妻子后,以悲惨命运收尾,也是他在童年时没能得到家族的认可,而失去存在的权利,这种痛苦一直伴随他。
因为想要放弃从未得到的东西太难了。
有时,我们沉迷于找到自己,在此过程中将自己囿于某种感受、某段关系、某个物品,这种行为却会反过来让自己有更重的负担。
比如,年轻女孩会通过zi残来寻找存在感。据调查,在英国,14-18岁的女孩当中,大约有10%的人有过这种行为。也就是说,大约10个人中就有一个,不得不说这个比例惊人。
一个母亲告诉我,她有抑郁症状的女儿会用刀片划伤小臂,直至见血。
“她不知道疼吗?”
“那是她痛苦的出口。”
她们通过强加给身体以及与身体一同感受的痛处来证明这具身体依然属于她们。
生命是建构自我存在的、仅有一次的尝试。
就如这本书,去除被各种定义的书封,揭开精心设计的“脚本”,露出它原本绚烂的色彩,才是它最该有的样子。
找到自己心力的锚点,我们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