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我要先问个问题,你是个爱抱怨的人吗?我有过一段超级爱抱怨的时光,回过头看,当时自己的心里其实处于极其危险的境地,今天就把自己的亲身经历说给那些还在抱怨不能自拔的可爱的你们。你可能会问当时我的大脑里到底在想些什么?嗯,其实就是晚上回到家抱怨同事和上司犯下的错误,你们这些愚蠢的人类。周末起不了床,抱怨自己十多年来的时间规划能力毫无长进,对象要打王者荣耀,什么,在他眼里我还没有一场排位赛重要,那我走。在无数个夜晚,我都会跟身边的人说自己的工作如何如何没有价值?可偏偏同时我还会不停地加班,手机微信群右上角的小红点像针一样扎在我心上,让我不得不去消灭它,第二天若无其事地去上班,晚上回家继续对身边的人发泄心中的怨气,偶尔还会崩溃,大哭,就这样持续了一年。
心理学家们早就研究发现了一种发现,当抱怨变成了习惯,他就会改变人的大脑结构,负面思维习惯也就这样根深蒂固的保留下来了,这就叫做慢性抱怨着。长期抱怨去白蚁一样,会啃食一个人的亲密关系。心理学教授在1979年的论文中,提出这么一个观点,抱怨是影响情侣关系的杀手之一,慢性抱怨者很可能会在不断抱怨中,失去最亲密的人的信任和耐心,如果你总是说“我期末又要挂科了”“我拿不到大厂offer”“我的舍友晚上玩手机还开灯吧”“我实在太讨厌这个老师了”那你的朋友也会被你不断倒垃圾而失去耐心。而且这些抱怨的语言,他们有可能削弱你的记忆力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朋友小红,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心仪的媒体实习机会,20多岁的姑娘特别努力可压力大公司环境也复杂,她每天都放些低级错误,领导已经给她多次警告,她每天逮着人就吐槽一个小时。公司没法呆了再呆下去真的受不了。大家觉得这对她的身体有什么影响?最后她的压力越来越大,被诊断出有心脏疾病,不适合继续高压工作。得回家休息三个月,抱怨释放的荷尔蒙,可能会抬高一个人的血糖指数,增加我们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而且抱怨还是一把双刃剑,一个人在听完30分钟的抱怨后,不管,这种抱怨来自真人还是电视,他们的大脑都会受到物理损伤。这是个事实,生物学和精神外科教授我得研究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如果你上学跟舍友抱怨课业太难,上班跟同事抱怨工资太低,下班和司机抱怨路况太差,回家和闺蜜抱怨父母唠叨,你可能不仅会让对方心情更糟,还会损害他们的大脑。
可即便知道这些,终究一个慢性抱怨者,也很难做到停止抱怨,那我们就来看看一个慢性抱怨者的对话模式是怎样的。心理学家艾瑞克把这种对话模式叫做“是的,但是”的场景。慢性抱怨者就经常制造类似的生活场景,举个例子,首先你说出了一个问题“每天看着体重蹭蹭上涨,我快崩溃了”然后小张建议你“你闺蜜不是有个跑步计划吗?可以加入啊。”我这时你会说。“是的,但是我不喜欢跑步。”小张接着说“你好像挺喜欢游泳的,试试游泳吧。”你接着说。“是啊,但是作业太多了,没时间去泳池。”小张继续说。“那就日常习惯中锻炼吧,比如说不坐电梯,走楼梯,少坐一站路走回家听起来怎么样?”这时你继续说“是的,但是学习已经很累了,不学习的时候我就想躺尸。”小张继续说“减肥呀,无非就是管住嘴迈开腿,那这样吧你控制一下饮食,不要吃太多。”“可是我食欲超好怎么办,不吃东西我就难受”是的,这些慢性抱怨者常见的回复包括“我没有时间只能做到这样了”;“他就是那样的人没办法改变的”;“我试了很多次真的没用“。假如你是一个慢性抱怨者,你很可能会忽视亲朋好友给你的建议,不管别人说什么都听不进去,因为我们之所以会抱怨根本就是不想让问题得到解决,我们并不是想得到什么解决建议,而是想自我确认。确认自己的确遭遇了不公不幸,确认自己没办法改变这一切,确认在所有发生的事情当中自己是没有错的那一个,所以我们会拒绝帮助,因为如果听取了其他人的建议,我们就可能失去一这样一种受害者的身份认同。不论是害者是环境、他人还是出身,把责任推卸给他们,我们就不用自己承担有错的职责,承担改变带来的会是风险和不适,而不停抱怨就能享受铺天盖地的善意,的确简单多了呀,但最终承担结果的人仍然是我们自己。
有个大学研究指出,75%的抱怨是非工具型的。所谓非工具型,换句话说人们并不想通过抱怨解决什么问题、而是想顺其自然的让它发生,作为一个理性的人,我想知道这种行为到底有没有什么实际意义。除了自我确认之外还有什么潜在的好处吗?于是我找到了心理学家早在1996年就建立的抱怨模型,它解释了人们抱怨时可能会经历的一个决策过程。这个决策过程就藏在我们的潜意识里,抱怨者模型中一个人抱怨会分为三步,第一步,张三会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第二步,张三发现,自己的期望和现实的差异;感受到了不满。第三步,张三开始做一个重要的决策过程,如果张三们认为抱怨能够带来高收益的话,他就会开始抱怨,反之他们则不会抱怨。比如说小明不喜欢现在的大厂工作,电话里唉声叹气跟爸爸说要回老家种田,爸爸劝他换个压力小点的工作,他说工资太低了,爸爸说我给你托关系安排个工作,他说不不不好男儿不为五斗米折腰,爸爸说人各有命吧那行,回老家找个清闲工作也好,他说混不下去才回家怎么可能好,小明挂了电话,在日记本上写下我的人生无比阴暗、此刻除了卷我别无选择,但实际上小明觉得现在的工作很辛苦,他发现了自己期望的工作环境和现实的差异。天天头秃掉发,感受到了对现实的不满,他能不能跳出这个环境呢?可以,完全可以,但为什么不,因为这个时候他做了一个决策,我是开始改变还是继续抱怨,他评估下来发现,比起去找一个工资低点压力小点的工作,比起走后门找个工作,抱怨自己的现状,更能够说明自己当年出来北漂是个正确的选择,这样面子的保存和维护对他来说更加重要,于是他选择了继续唉声叹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