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大就是这样一所大学,这样的一种学风:宽容,坦荡,率真。
—— 引自章节:唐立厂先生
《我在西南联大的日子》是汪曾祺老先生回顾母校的散文集,收藏27篇文章。质朴、亲和的文字,于如水的记忆里重温国立西南联大的金色岁月。
1939~1946年,汪曾祺在昆明求学、生活长达七年,西南联大在他的人生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曾说:“我要不是读了西南联大,也许不会成为一个作家,至少不会成为一个像现在这样的作家。”在此后的人生中,他时常深情回望这七年联大时光。种种人事,在他笔下娓娓道来,饱含深情,蕴藉弥远。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这是一座战时的、临时的大学,但却盛产天才,名人志士辈出。我最初知道西南联大,是在电影《无问西东》中,在那段战火硝烟的岁月里,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构成了学者们最静谧的一方热土。那一辈的文人和如今不同,他们没有名利追求,在那个混乱的年代,守着最简单纯洁的热爱,这一时代的他们,永远是我敬仰的先辈。于是,我想要去王老先生的经历中走一走,去品读历史的敬畏感,去感受西南联大存在过的痕迹。
我向来喜欢读小说胜过读散文,我喜欢小说情节的津津乐道、跌宕起伏,总觉得散文云里雾里,不知所云。但在汪老的笔下,散文是生动的,昆明是美丽的,西南联大是鲜活的,联大的师生是博学有趣的,每个人每个物都充满了生活气息。
“那是一个污浊而混乱的年代,学生生活穷困又近乎潦倒,但是很多人却能自诩清高,鄙视庸俗,并能保持绿意青葱的幽默感,用来对付恶浊和穷困,并不颓丧灰心。”
那段青葱岁月里,战时的日子如此艰苦,炮火横飞、物资短缺,然汪老此书却毫无诉苦抱怨之语,通篇透着一个“趣”字,平淡从容但不失诙谐幽默。泡茶馆、跑警报、做同期、逛书摊,他们也是爱吃爱玩的少年,“大学生大都爱吃,食欲旺盛,有两个钱都吃掉了”,他们也会偷懒赖床,“日常断顿,日高坠卧,拥被不起”,他们也一样的爱美爱漂亮,“进进出出的除了穿西服和麂皮夹克的比较有钱的男同学外,还有把头发卷成一根一根香肠似的女同学”,他们一样会互相做恶作剧,互相捣乱,在汪老先生的文字里,他们调皮可爱,青春年少。
然而最触动到我的,是西南联大“自由”的学风。“不新,不怕怪,而不尚平庸,不喜欢人云亦云,只抄书,无创见。”这是西南联大许多老师对学生鉴别的标准。闻一多先生的课堂,经常老师和同学们一边抽烟,一边感受诗词歌赋的美好;徐志摩先生的古代神话课非常叫座,经常啃着烟台大苹果讲课,除了中文系的学生,理学院、工学院的学生,即使没有学分,也要穿过整个昆明城来听、朱自清先生常常带着自己制作的一沓卡片,一张一张的讲……
联大师生身着破衣烂衫,却依旧将日子活的生动而自在,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描绘着他们心中理想的蓝图。他们孜孜不倦,保留中华的文化火种;他们保留初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更重要的是使昆明学生接受了民主思想,呼吸到独立思考,学术自由的空气,使他们为学为人都比较开放,比较新鲜活泼。这是精神方面的东西,是抽象的,是一种气质,种格调,难于确指,但是这种影响确实存在。如云如水,水流云在。”
——一九九四年二月十五日
27篇回忆录中,各位先生的音容笑貌依然历历在目,一切仿佛恍如隔世。在那段峥嵘岁月里,无数青年才士一起跑警报,一起挥斥方遒,一起舞文弄墨,一起同仇敌忾。他们站在那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们自信而笃定,他们是民族的脊梁。
忆往昔峥嵘岁月绸,身处战火中的他们,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身处战火中的他们,虽苦难万千亦气定神闲、悠然自乐。西南联大在历史上只存在了八年零十一个月,在这短暂又璀璨的八年时光里,西南联大为祖国培养了无数优秀人才,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万里长征
辞却了五朝宫阙。
暂驻足,
衡山湘水,
又成离别。
绝徼移栽桢千质,
九州遍洒黎元血。
尽笳吹弦诵在山城,
情弥切。
—西南联大校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