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其五》陶渊明
关于陶渊明,最好的介绍是他的自传——《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这位先生不知是哪里人,也不知他姓甚名谁,只因家边有五棵柳树,因此自号五柳先生。他生性恬静,寡言少语,不爱慕名利。喜爱读书,但不求甚解,每当有所会意,便高兴的饭都忘了吃。最喜欢喝酒,但家贫不能常得。亲朋好友知道他这个毛病,经常请他喝酒,凡请必到,到则必醉,醉则别去。家中四壁徒然,漏风漏雨,粗衣短衫打满补丁,米桶水缸常空,家里啥也没有。但经常写文章为乐,以诗文明志,不计较得失,就这样过一辈子。战国名士黔娄的妻子评价黔娄:“不以贫贱为忧,也不刻意的追求富贵。”这话大概说的就是五柳先生吧?一边饮酒一边作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快乐。不知道他是无怀氏时代的人呢?还是葛天氏时代的人呢?
这里要提示一下,很多同学拿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当做读书的指导,这是大错而特错的。两汉魏晋的时候,学术的特点还是广博而非专精,这是知识发展的规律,就像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他作为哲学家,著述涉及今天几乎所有学科。随着科学进步,知识越来越细分和精微,这个时候你还不求甚解就不合时宜了。
从《五柳先生传》可以看出,陶渊明一大特点就是爱喝酒。台北故宫博物院有一张人物画,题签是宋人《柳荫高士图》,画一位高士袒胸箕踞在垂柳下饮酒,醉眼蒙眬,意兴豪迈,虽未言明所画何人,但柳树和美酒的组合,已经不言自明了。
明代陈洪绶所画的《渊明逸兴图》则完全取材于陶渊明的饮酒轶事。陶渊明在隐居前最后一次当官是彭泽县令,他的官俸包括两百亩官田,陶渊明打算全部种秫以酿酒,陶夫人说:你全种了秫,我们吃什么呢?最后妥协的结局是一半种谷,一半种秫。下面这幅画就是描绘这段公案,把陶渊明的婀娜身段,用高古稚拙的线条,真表现得淋漓尽致,又是昂首不顾,又是推掌拒绝,对娇小玲珑的陶夫人的话,一点也不加以考虑。
下面这幅呢,说的是酒刚酿熟,陶渊明等不得让酒自行沉淀干净,就脱下自己的帽子,和小童用帽子过滤掉酒糟,好赶紧畅饮。这里要说明的是,魏晋时期的酒是粮食发酵而成的米酒,就像超市卖的醪糟,而不是高度白酒,白酒是蒸馏酒,不会有酒糟。蒸馏技术要到元朝后期才逐渐成熟,所以元朝之前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酒都是米酒,度数不高,要不武松怎么能痛饮十八碗呢?
于是乎,渊明以《饮酒》为题写诗就再正常不过了。这一组饮酒诗共有二十首,其中选入课本的第五首是最脍炙人口的。可是这首诗并没有描写饮酒啊,实际上,饮酒组诗真正提到饮酒的诗句并没有几句,陶渊明只是借《饮酒》的题目,描写他的隐居生活、田园风光,以及对时事的看法。
陶渊明是田园诗题材的开创者,他的田园诗恬淡、稚朴,对后世诗风影响极大。在陶渊明生前,他是没有今天这样的名气的,惟其如此,他的甘于隐居才显得尤为可贵。之所以籍籍无名,不是他才华不够,而是他的作品风格与当时流行的风格不一样。当时流行什么风格呢,是华丽、雕琢、工巧、铺陈。直到南朝梁武帝,昭明太子萧统编《昭明文选》,才发掘出了陶渊明,给他很高评价。此后,陶渊明田园诗的风格深刻影响了历代文人,李白、杜甫都有非常明显的陶诗痕迹,而苏东坡简直就是再生的陶渊明。
田园诗,不就是描写农村耕种生活的诗吗,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呢?非也,单纯写耕种生活的诗叫农事诗,田园诗是文人知识分子对田园生活的描写,与农事诗可不一样。
要说中国古代文化与其他文明相比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士文化可以算上一条,中国古代的士是政治结构中一个重要环节,它从属于皇权,但又有一定的独立地位,尤其是元明之前的宰相。“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士阶层认为自己对于天下是有一份当仁不让的责任的。钱穆认为中国古代政治并不是皇帝专权,如此大的中央集权国家,皇帝一个人怎么可能专得了权呢?他认为古代政治是皇帝与士阶层共治。历史学家余英时有一本著作《士与中国文化》,对此有深入的讲解。
士可以理解为知识分子,在工业化社会,知识分子被认为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但在中国古代的农业社会,士与农民阶层是密不可分的,所谓“耕读传家久,诗书济世长”,农家子弟,只要刻苦读圣贤书,一样可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而结束仕宦生涯的知识分子,结局往往也是“归田”,回到自己的家乡成为士绅,兴办慈善和教育,把下一代田舍郎培养成为知识分子,送上朝堂,这是中国古代的政治生态。
于是田园就不再仅仅是农家风光了,而是与古代知识分子的归宿绑定着,是士阶层维持自己独立性的底气之一:大不了回家继续种田。而千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就是陶渊明建造的。比如我们已经学过的《桃花源记》,那个“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世外桃源,就是陶渊明在乱世之中给自己畅想的乌托邦。切记,《桃花源记》是极重要的文章,是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钥匙之一,必须熟记。
又如《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令人陶醉。李青莲“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苏东坡“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辛稼轩“秋菊堪餐,春兰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无不从此中化出。因此要评选对中国文化影响最大的文人,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陶渊明,而不是李白、杜甫、苏东坡。因为陶渊明是对中国古代文化定基调的人,后来者或许能力更高,但无非都是沿着陶渊明铺就的路在走。
或许有人要问:如果知识分子都像陶渊明这样归隐田园了,谁来操持国事呢?首先,无论什么时代,汲汲于名利者总是大多数,倒不用为此烦恼。其次,儒家的主张是“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天下无道的时候,君子是不该出来做事的。陶渊明生活的时代是东晋末年,两晋的政治是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之一,权力中心如走马灯似的换人,当权者党同伐异,人人自危。魏晋名士举止荒诞,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装疯卖傻,远离政治。“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相信如果是在李白、苏东坡的年代,陶渊明也会为五斗米折腰的。
当然,世事从没有那么简单,五代十国也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无道”的时期,当时有一位冯道,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六帝,拜相二十余年,被传统的儒家学者如欧阳修斥为“不知廉耻”。但从《旧五代史》的记载看,冯道“少纯厚,好学能文,不耻恶衣恶食”,当官后敢于进谏,善待百姓,努力让国家政治保持清明。在那个兵荒马乱的时代,有这样一个人身居高位,对老百姓是好还是不好呢?从这个角度说,或许陶渊明选择了“易”,而冯道则选择了“难”。
把陶渊明和冯道放在一起比较,会给我们很大的困扰。但我相信每个人应该有自己选择的自由,陶渊明选择了归隐,他构建的精神世界,成为此后近两千年中国人的心灵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