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做饭不好吃,我从来不敢说。她为了省事,能把手边的菜全都“炒”到一起。有时候你能看到木耳和萝卜丁在一盘里,有时候你能看到白菜和长山药在一盘里,更不用说米饭疙瘩汤这种常规操作了。我妈从来不让我们在家里养宠物,怕掉毛,更怕收拾。她过年喜欢买那种配着两条鱼的“福”字,这样就算明年属相变了,也不用换。
有一年元旦,我妹妹发现她怀了二胎,在岁末年初这个时间把这个事情犹豫地告诉了我妈。我妈当场表示反对她要这个孩儿,原因一大堆,归根到底是他们夫妻俩感情不好,在大娃生出来的时候就已经爆发过一次矛盾。再来一个娃,恐怕会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妹妹没有听老太太的意见。老太太大手一挥“管她呢”,然后去准备年货了。老太太有个小本本,把往年做成功的菜谱记在上面,可是那一年小本本失效了。我在她做的常规菜里吃到了齁咸的酱牛肉,吃到了炸糊的油饼,吃到了发黄的豆包。
初二妹妹回家。我想建议大家去饭馆吃,暂时逃避一下翻车多次的老妈私房菜。但是,看到老太太一早上都在厨房忙乎之后,闭上了嘴。那天中午我吃到了最难吃的年菜——乌鸡炖黄芪,还是不加盐的那一种。老太太用不娴熟的技术处理了不常吃的乌鸡,放了不常用的黄芪,还给妹妹盛了大大一碗。她说:“你三舅妈教我做这个汤,提高免疫力,省的你再像怀老大的时候那样,总是过敏……”
我偷偷把齁咸的牛肉泡到汤里,算是加过盐了,反正我也不是孕妇。在追求省事这一点上,我应该是得了老太太真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