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自己的原则

  在我们的学习与生活中,避免不了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原因可能基于外界,也可能来于自己,但我认为更多的,我们应从自身出发,寻找问题,形成自己的原则并以此去约束和鞭策自己,更好地解决问题。所以,形成自己的原则非常重要。

  根据自己出现的问题,并根据课程学习内容,作出如下原则形成报告。

  1.我反复出现的学习问题是什么?(作答要求:选一个自己的反复出现的学习问题,如不会提问、不会提前预习课程内容、作业拖延症等,详细展示 )

  于我而言,我反反复复出现的问题就是不会提问,不会对将要学习的课程内容进行预习等。提问,我想并不是一定要问他人问题才叫提问,也可以问自己,刚刚老师讲的内容自己都会了吗?这道例题还有哪一步看不懂?根据这个原理你又联想到了什么?总之,不懂就要问,无论是问老师,同学,还是自己,提问都可以有效地发现和解决我们自身的困惑,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

  不会预习也是我一直以来的毛病,以前可能是因为课程难度小,只要上课听老师讲就可以了,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和课程难度的增加,我发现了现在光靠上课听老师讲真的难以跟上,如结构力学,流体力学等。所以预习很重要,可以提前了解上课的内容,以便在课堂上更好地跟进老师,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2.针对我的上述学习问题,基于课程知识,我形成了什么原则?(作答要求:基于课程知识,找到自己学习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形成应对原则)

  针对自身反复出现的两个问题,我作出了两个学习原则,并在学习和生活中利用此时刻检验自己。

  (1)原则1:在课堂上遇到不会或者不懂的知识点,多向旁边的同学提问,并将问题记录在笔记本上或直接在书上勾画标记下来,课后查阅资料去获得解答并掌握。

  (2)原则2:在第二天有较难的课程时提前一天预习第二天的课程内容,并掌握基本的知识原理,以便能在课堂上更好地跟上老师的进度,避免一头雾水,取得一个良好的学习效果。

3.我是怎样检验上述原则的?(作答要求:展示自己检验原则的具体过程,要求有时间、地点和具体的原则,说清楚自己之前的做法和优化后的做法,并说清楚原则检验结果)原则1的检验:

时间:星期一早上

地点:上课的教室

检验方法:今早流体力学的课程上老师讲到伯努利方程时,我虽记住了方程的样子,但却对其中的字母代表的意义不懂,这也就意味着不会用此方程式,然后翻看了书中找到了一些答案并勾画了下来,并重点标记了此方程,以便课后可再查阅了解。

原则2的检验:

时间:星期日

地点:宿舍

检验方法:预习了今天概率论的上课内容(数学期望,方差,标准差等),虽然刚看到这个内容感觉是高中学过的知识,但却又有不同,大学的内容更为深入,解决的问题也更广泛,三个字:变难了。但还是预习并了解了基本内容。

  4. 如果原则有效,我还想怎样用上它?如果原则无效,我该做出怎样修改?(作答要求:如果原则有效,要说出下次原则应用的时间、地点和方法;如果原则无效,说出修订后的原则及检验的时间、地点和方法)

原则1检验有效:通过上课对不理解内容的勾画与标记,在课后百度了公式其中字母代表的意义并了解了基本的应用方法,但不够熟练深入,还需多练题掌握。在后续的课程学习中,我也会用此原则,多提问,不懂就多留意标注,在课后去查资料解决疑惑。

原则2检验有效:在通过了预习后,今天上课老师所讲的内容也都能跟上了,不再像以前学习其他课程那样一头雾水,在老师讲到例题时也能联想到预习的基本内容。总之,在后面的课程学习中,我也会多多遵循此原则,多预习,以便可以在课堂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本文是【大学生学习思维与元认知】的课程作业,作业类型是“自问自答报告”,指导老师是张淑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一个人的职业生涯里,很多人都很努力,但往往忙碌一段时间后,发现成果不佳,这时往往陷入怀疑公司、怀疑领导的怪圈,对...
    阿道克的船长日志阅读 3,273评论 0 3
  • (1) 我反复出现的学习问题是什么?(作答要求:选一个自己的反复出现的学习问题,如拖延症、不会提问、不会批判性思考...
    汤锦波阅读 786评论 0 0
  • 总体要求:针对自己反复出现的学习问题(如拖延症、不会提问等),根据【大学生学习思维与元认知】这门课程的相关内容,分...
    化工2203张涛阅读 676评论 0 0
  • 总体要求:针对自己反复出现的学习问题(如拖延症、不会提问等),根据【大学生学习思维与元认知】这门课程的相关内容,分...
    胡彩霞Summer阅读 1,306评论 0 0
  • 总体要求:针对自己反复出现的学习问题(如拖延症、不会提问等),根据【大学生学习思维与元认知】这门课程的相关内容,分...
    孙顺阅读 90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