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通史 19
今日启发:
Elton:
日文文化的曙光
氏族制国家形成与古坟文化的基本特征
邪马台国统一列岛
古坟约于3世纪后半叶开始出现,标志着日本弥生文化时代的终结,日本文化史进入古坟文化时代(约公元3世纪末一公元7世纪),日本进入上古统一国家的形成期。
3世纪弥生时代的倭国,凡百余国。各部族小国一方面通过互相间的亲族关系、物资交换等,有了更多的联系,并且提高了豪族的权力;一方面部落小国之间为了农耕利益而又互相征伐,长时间无统一的统治者。
邪马台国于3世纪后半叶,开始借助宗教的权威和政治实力,并争取和依靠魏朝的支持和朝鲜半岛诸国的援助获得了政治上和技术文化上的优越条件,促进社会发达,增强竞争实力,在与各小国的激烈竞争中,逐步统治周边的小国家,于4世纪末5世纪初基本完成了列岛全境的政治统一。邪马台国王成为日本列岛全境的大王,迫使各小国的王臣服,统合地域共同体的王者豪族。大王自不用说,共同体的豪族们也在他们的统治区域内,划圈良田为屯田,作为他们的直辖田地,驱使附近广大农民充当劳役,增加剩余生产,兴建仓库,扩大田庄,变为诸豪族的私有财产,旧体制开始瓦解。大王采取所谓政治结盟的形式,以身份的序列实现了奴隶主统治的政治体制,为中央官僚体制的建立创造了基础条件。建立起统一的上古氏族制国家。(图一)
图片
统治集团的形成
但是,正如上面谈及的,这段历史是“欠史时代”。邪马台国究竟是位于巖内大和(今关西奈良地方)还是北九州,仍存在争议,尚无确切定论。但主张在“巖内大和”的论点居多。大多数日本学者认为,目前考古发现的三角缘神兽镜主要分布在巖内及其附近地方,有的三角缘神兽镜上刻有有关铭文以及铭文中有中国年号,认定中国制造,或者可能是中国朝廷赠予的,也可能是东渡的中国工匠制作的,于是以此作为“巖内大和”的有力依据。
日本学者田边昭三则考证说:邪马台国的位置是幾内大和,但倭国大乱前后,大和盆地群立诸小国,渐次地形成两个中心。一个是以盆地东部三轮山为中心,成立狭义的大和国;一个是以盆地西部葛城山为中心成立的国家,后者先行于前者,作为葛城王朝,以半宗教性的形式统一大和盆地,由卑弥呼女王成立了邪马台国之后,势力逐步扩大到北九州。
从经济方面来看,古坟时代的农耕生活已经普及日本列岛大部分地方,随着经济实力的提升,国家统治形态出现,原来司祭的王者或豪族不完全依靠宗教的权威,还依靠政治的权力和经济的实力,变为统治者的豪族、官人的豪族,正式形成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因此,氏族在他们的统率下,选择居住生活条件好的地方,以维持共同体的政治和经济生活。西日本气候温暖,有山有水,容易获得丰富的食物,从而就在这里立国了。(图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