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8 寓读于说 生动热烈
说读,就是读读说说,说说读读,以学生的语言活动为中心,以说的方式带动对课文的整体理解、细节品析、内容组合、想象补充……他以课文品读为目标,深入理解为目的,在课文阅读中引导学生边读边说,边说边读。就学生而言,说读是一种有较大的说的量和较长的说的时的课堂活动。我们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朗读,组织学生进行平时与生动,概括与发散,描述与评论,理解与赏析,感悟与想象,模仿与创造等各种各样与内容说读活动。
例《卖炭翁》
1. 朗读—读的顺畅,说话—翻译课文(叙述性语言表达训练)
2.朗读—读出轻重,说话—品析文句(分析性语言表达训练)
3.朗读—读出情景,说话—品味字词(欣赏性语言表达训练)
4.朗读—读出情感,说话—表达想象(描述性语言表达训练)
今天读了9 创新活动 话语纷纭
说读,就是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读起来,想起来,说起来,品起来,能使学生有充分的活动与丰富的积累,有创造的条件与成功的希望,说读要求教师精心思考,调取角度,创新活动,让话语纷纭,让思想交流,让发现闪光。例如:概括是说读讲求一个精字,发散式说读讲求一个广字,分散式说读讲求一个厚字,赏析式说读讲求一个美字。再如:一句话课文内容概括,一句话主要内容理解,一句话课中人物评说,一句话课文妙要列举,一句话关键信息提取,一句话画面描绘,一句话收束课文,一句话展开想象,一句话学法介绍等等。
今天读了10 设置话题 讨论交流
所谓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就是引发谈话的由来。用于阅读能教学的话题,其作用就是在课文的阅读教学中引出同学们内容广泛,形式自由,带有自己的创见,有自己的思想与情感特点的谈话。
课中话题最为显性的作用就是引发,或者引导学生在谈话之前进行思考、体验与整合,或者引导学生在准备谈话时,理解、分析、研读或欣赏课文,或者引导学生在谈话的过程中,调动积累表述见解。
课中话题最有力度的作用是整合,只要选择了话题,就必须有比较完整的表达。话题既牵动着对于课文内容或整体或综合或某一角度某一侧面的理解,又牵动着对所理解内容进行语言表达的推敲琢磨。
例:《小石潭记》
请同学们各自选择下面的话题,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根据课文文内容准备一段话,自由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1.小石潭的小2.小石潭的石3.小石潭的潭
4.小石潭的睡5.小石潭的清6.小石潭的秀
7.《小石潭记》中的近与远8.《小石潭记》中的色与广9.《小石潭记》中的动与静10.《小石潭记》中的景与情11.《小石潭记》中的乐与凄12.《小石潭记》中的镜头与画面13.《小石潭记》中的对比与烘托14.《小石潭记》中的观察与描叙15.《小石潭记》中的语言美16.《小石潭记》中的笔下风光
17.试用绘画的语言评点文中的一段话
18.试用摄影的语言评点文中的一段话
19.试用音乐的语言评点文中的一段话
20.请自己提出一个小小的话题并进行阐述。
今天读了11 体炼教材 启发创新
阅读中的读与写是与生俱来的依存关系。读写结合题的设计角度,并进行角度明晰的整合提炼。
1.仿写学用2.补说续写3.变体改编4.事实印证
5.想象创编6.迁移拓展7.读后随感8.体验感受
9.话题短文10.技法实践11.自由表达12.定向探索
13. 作品评说
今天读了13 自然迁移 润物无声
课标:“我们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这是在告诉我们,在重视情感态价值观的正确引导方面,我们要做到自然。但是我们往往在注重自觉时做到的不够自然。在不少课例中都可以看到这种不自然。例如:有些课堂早早结束课文教学,然后运用图片,歌曲,绘画,影视片段等方式向外课外迁移,表现着本科的人文思想,情感教育。这当然也是一种手法,但有时表现得过于显性,真的把熏陶感染当作了外在的附加任务,所以我们更应该追求那种自然迁移润物无声的教学境界,有一种迁移的方法叫做学用与表达。一般的他也出现在课文的收束阶段,用一个板块的时间让同学们学习看内语言或语言模式,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起来,说起来,交流起来。可以用:语言的话用与表达,语言的仿用与表达。
例《走一步,再走一步》
1.我认为这一课实际上是写了四个字:经历,经验。请再次朗读文中最后一段,体味一下作者所说的经验是什么?
2.这也是学习到这一刻之后的感受与感悟,下面我们都来试着说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这句话中要用上“走一步,再走一步”。
3.同学们,想写书活动热烈,很有激情,好句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