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排在第二位的米呀,无论古今,都是家家户户必备的食物。当然了,我这儿说的米,是泛指,包括很多类米,在古代,主要的米就有稷、黍、稻等。米在古代有多重要呢?我先举个例子说一下。鲁迅先生有篇文章,大家都学过,叫《社戏》,说的是他们一群小孩儿,坐船去别的村子听社戏。社是什么呢?是土地神,旧时候,每个村镇都有祭祀土地神的神社,和社经常连在一块儿的是“稷”,社稷。稷,是一种谷物,就是我们现在的小米。社是土地神,稷就是谷神。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是什么呢?一个是你得有土地,所以祭祀土地神;另一个是你得有粮食,才能养活你的人民,所以要祭祀谷神。因此到了后来,社稷也成了国家的代名词,江山社稷,这是古代最重大的事。
稷,也就是小米,之所以能有这么高的地位,是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它都是古人最重要的粮食。《礼记》说:贱者当食稷耳。贱者指的是身份低贱的人,普通老百姓,由此可知,小米在先秦时代是劳苦大众最重要的食物。和稷经常并列出现的另一种米,叫做黍,就是我们现在的黄米,某些西北餐厅常见的黄米凉糕,就是由它做的。《论语》记载过这么一件事: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路和老师走散了,遇到一位隐居的人,这位隐者把子路带回家,让他过夜,还为他杀了鸡,煮了黍,招待他。我们知道,古代老百姓很难吃到肉,因此有权有势的人被称作“肉食者”,就是常能吃到肉的人。这位隐士拿鸡肉黄米款待子路,在当时的条件下,已经是很不错的一顿饭了。
关于古代的米,这儿说的稷和黍,只是两道开胃小菜,我们真正的重头戏,是稻,就是大家每天都吃的大米饭。即使在今天,水稻依然是世界第一大粮食作物,全世界有一大半的人,把大米作为主食。而我们中国,则是最大的大米生产国。不仅如此,中国还是世界上最早开始种植水稻的国家,我国史前栽培水稻的遗址,出土地点就有一百六十多处,时间在一万年以上的有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等等,这些都是水稻原产于中国强有力的证据。我们今天说“南米北面”,实际上,从石器时代开始,大米就已经是南方人的主食了。据专家估计,在公元1000年,大米已经养活了一半以上的中国人。明朝末年的宋应星说:现在天下的人,有百分之七十,都是靠大米养活的。可见大米对中国古人有多重要。
水稻出现得这么早,它的早期制作方法也很简陋,石器时代嘛,有时候要直接架在火上烤,很容易烤糊烤焦。后来古人用一种石板烧的烹饪方法来处理,就是把一块石板放在火上烧,再把米倒在石板上烤熟。再后来出现了陶壶、陶甑等陶器,才可以用水煮米吃,也就是说,蒸米饭、煮米饭这些做法,是在陶器出现了之后才有的,距现在大约12000年左右。
先秦时期,稻米在中原一带,还是一种珍贵的食物,一般人吃不起。《论语》有个小故事:宰我问孔子,父母去世了,守孝三年,时间是不是太长了,有一年就够了。孔子问他,服丧不到三年,就吃稻米做的饭,穿锦缎做的衣服,你能感到心安吗?宰我说,我感到心安。孔子说,你要觉得心安,就那么做吧。君子服丧的时候,吃美食不觉得香甜,听音乐不觉得快乐,住在家里不觉得舒服。要是你觉得心安,就那样去做吧。这段对话虽然说的是守孝的礼制,但是却反映了稻米在孔子时代,是被当做一种高档食物看待的,老百姓自然很难吃到。不过,这个时代,烹饪技术要比原始社会好多了,他们还发明了一种新做法,叫做糗。糗就是把黄米、小米、大米等谷物,炒熟或者烤熟,类似现在的炒米、炒豆子。《庄子》里说,走一千里的路,需要花三个月的时间准备糗。为什么花这么长时间,因为制作糗,先要准备米,那就需要淘米、晒干,还要炒、烘烤,好几个工序呢,走一千里的路,粮食消耗量又大,就要花很长时间准备。因为糗能长期保存,还扛饿,所以也是古代军队随身携带的干粮。
魏晋时期,不只是南方,北方的某些地方,也有水稻种植,魏文帝曹丕在一封信里说,江南的稻米怎么能比得上新城的呢?新城的粳稻非常香,一股风吹过来,五里外都能闻到它的香味。新城在洛阳附近,可见那会儿北方也有地方种植水稻。当然,大米还是南方人吃的多,《南史》记载了一个苏州人陈遗的故事。陈遗年轻的时候,在郡里当个小官。他的母亲喜欢吃锅底饭,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锅巴,于是,陈遗在官府值班的时候,一直拿着个布袋子,每次做米饭,都要把剩下的锅巴装在袋子里,准备拿给母亲吃。后来,有人发动叛乱,打起仗来了,陈遗带着那个装了几升锅巴的袋子,一路逃跑,很多人都饿死了,只有他靠着这些锅巴,活了下来。这个小故事说明,当时稻米虽然比之前普及多了,但是还不是大众食物,否则作为公务员的陈遗,也不需要费心费力地给母亲收集锅巴了。对于当时的贵族官僚来说,稻米还有别的用处,那就是做米粉,不过这个米粉,可能和我们现在不大一样,现在的米粉主要是用来吃的,魏晋时期的米粉,却经常用作化妆品。为什么呢?因为魏晋时期的人认为米粉有保养皮肤的功效。我们常常说魏晋风度,那会儿的人特别爱美。我前面讲面食的时候,提到了何宴吃面的故事,你就能看出来当时的人对美的重视了。稻米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官员们发工资,也是用稻米当做俸禄的。我们都知道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这五斗米,就是他那个彭泽县令的工资了。说起陶渊明,倒是可以说说大米的另一个功能,大米除了用来煮饭、熬粥,还可以酿酒。陶渊明去做彭泽县令的时候,政府给了他一块公田,公田种地的收获,可以算作他收入的一部分,结果陶渊明下令,一百亩田全都种容易酿酒的秫米。还说,让我能经常喝醉就行。他老婆不同意了,你倒是喝个痛快,也不看看自己挣多少工资,一家老小还指着这块地吃饭呢,坚决不同意,最后陶渊明妥协了,一半种了秫米,一半种了稻米。
从魏晋到隋唐五代,水稻的种植、生产,其实没有太大的变化。到了宋代,倒是出现了一种新吃饭,叫泡饭,在宋朝很是流行。北宋灭亡的时候,宋高宗赵构一路逃跑,从相州渡过黄河,在荒郊野岭,又冷又饿,找了些柴草生了火,借来半片破旧的瓦片,热了一碗泡饭,在茅檐下面,和自己的大臣汪伯彦一起吃,可见他当时有多惨,也说明泡饭是一种做起来比较简单方便的饭,可以应急用。宋代还有一大贡献,就是引进了优良高产的占城稻。占城是位于今天越南中南部的一个国家。占城稻在北宋初年传入福建。它十分耐旱,对各种土地的适应性强,而且生长期短,从种到收只需要五十多天。公元1011年,江淮两浙一带干旱少雨,宋真宗就派人到福建,取了三万石的占城稻种。在长江、淮河等地区推广。到南宋的时候,占城稻已经遍布全国各地,成了早稻的主要品种。像这种对优良稻种的重视,历代都有。清朝康熙年间,康熙皇帝有一次巡视自己的宫廷庄园,当时正好是六月下旬,园子里的水稻都长起来了,其中有一棵水稻比别的高大,果实也成熟了,康熙就命人把这棵水稻的种子收好,打算明年再种,看看它还会不会早早就成熟。到了第二年,这棵稻子果然又先成熟了,味道也比别的好,康熙皇帝十分高兴,还下令向全国推广这种水稻,因为它产自皇帝的御苑,因此被称作“御稻米”。
正是中国古人对稻米的不断改进,才能让我们今天吃到这些优良可口的大米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