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在本章,作者以自己读高中时父亲和学校辅导员谈话的故事,得出很大的启示,那就是一定要给他人机会充分解释自己,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之后我们才能留这些信息做出评估。评估在一段关系的早期特别重要,那时候我们对别人了解不多,需要快速判断他是什么人,有什么动机。如果我们不知道如何评估他人,最终只会做出糟糕的决定,可能会找到错误的人去信任,去爱,去共事,来照顾我们和孩子。在评估他人时,我们要尽可能了解所有他的见解,过往,品行特征和动机等信息。同时,作者还提出要带着谦卑的心去倾听。 我们要愿意去承认不仅没有全部的答案,而且对于某个问题的答案也可能根本没有让人满意的答案,相比于那些同情问题的套话,作者认为真的生活不会经常按制定好的计划走,我们不得不临场发挥,随时准备着走意料之外的路。
紧接着作者说了学会倾听自己和学会倾听他人一样重要。自身的利益和倾向也会影响倾听的质量,从而削弱共情力。比如作者的父亲和辅导员谈话的时候,他很清楚自己的倾向,也知道这可能会影响他的决定。所以,如果他想对马丁的感受和想法做出准确的评估,就不得不先清空自己。作者还提出了与共情式倾听完全相反的倾向性倾听。也就是在别人说话时,我们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听了几句就开始用自己的经验来填空。如果一个人认为他知道所有的答案,那我们就可以肯定他的共情能力已经大大削弱了。因为倾向式聆听是心态封闭的听也叫有距离的听。就像是我们在说话的时候,一个站在繁华马路对面的人很礼貌的点着头,但是他一句话都没听到。
之后,作者说到了削弱共情力的第二个因素,就是偏见和认知定势。在这么多年的生活经验中,我们发展出了很多常见的偏见和刻板印象。举个例子,我们大部分认为北方人豪爽,南方人温情。北方人个子高,南方人个子低。还会根据某个人的职位给某个人贴上标签,譬如教授就比较死板,娱乐圈的人普遍热情开朗。男性较女性更加不爱表达。
之后作者又说了同情式倾听和共情式倾听的区别。作者认为同情是一种情绪,是共享他人的恐惧,悲痛或喜悦的被动体验。意味着跟别人一起感受痛苦和体验情绪。共情是一种天生的能力,会激发我们做出有怜悯心的利他行为,共情是到他人的内心里去感受痛苦和体验。同情像是把油水混合,他们虽然也有接触和相互作用,但一直维持着各自的形状,也就是虽然两个人在一起,但是各有各的体验,以自我为中心。同情式倾听会破坏关系,因为当别人遭受痛苦的时候,他们最神奇的渴望是被当做特例,不是常规现象来理解。就比如父母对一个孩子说我也年轻过,我完全知道你的感受。对痛苦中的孩子来说并没有什么用。他希望的是能够作为一个独特的个体被看到被听到,而不是像世界上出现所有的同龄孩子一样被归到一起考虑。同情让我们不用走进他的生活,就可以和他们一起感受痛苦。比如我们会为战争中的人民感到难过就是一种典型的同情情绪。
而共情像是水和牛奶的混合, 使每个人都变成了对方,成为了一个整体,两个人都共享着同一种体验,而且以对方为中心。共情意味着我们内心装着的全是理解,必须全神贯注之后才能分享自己的见解,哪怕只有短暂的一瞬间。
那既然共情这么重要,是不是我们一定能做到呢?作者认为我们是不完美的人,共情式倾听是一种高难度和高要求的艺术,我们一直在寻找共情,但不能说自己拥有了共情。我们基本上每天都很出错,维持共情并不容易, 没有人能完美的共情。所以我们需要用到一个非常有用的倾听策略,就是时不时的问一下对方“你觉得我听到了你想说的东西吗?你觉得我在听你说话吗?如果我理解错了,你要纠正我哦,到现在为止,似乎你想说,”也就是为了准确理解他人的感受和想法,会让他们告诉自己是不是遗漏了什么内容,从而来确认自己还在倾听的轨道上。
此外,除了心不在焉,我们还有可能进入带有评判的倾听状态,对别人贴标签或感到愤怒,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用到一个小策略,就是在表述自己的见解之前,要复述一遍前一个人的想法和感受,而且要让那个人满意。这意味着在表达自己的观点之前,我们需要真正理解别人的思路框架才有资格评论,而当我们一旦看到别人的观点时,我们的观点就可能被大大修整,而且还会发现讨论中情绪没有了,观点上的差异也减少了,从而把我们带入一个可以相互理解的亲近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