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迁怒,不贰过:对自己的情绪负责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作为中国人,我们得学会这句话---不迁怒,不贰过。

“不迁怒”就是一个人犯了错,不要去迁怒于他人。

一个人受了气,将负面情绪发泄在比自己弱,或者自己可以欺负的人身上,而被欺负的人又去欺负下一个人。。。直到最后,负面的情绪最终还是会回到自己身上,这就是“踢猫效应”给我们的启示。

“踢猫效应”是可以终结的。终结的关键,就在于情绪链条的第一个人,只要他能够意识到不要迁怒,负面情绪就会到此为止。

“不贰过”,做了错事,不会再错第二次。

“不迁怒”和“不贰过”这两者是有联系的,一个人只有不迁怒,才能不贰过。

人们特别容易迁怒,这有一个深层次的心理学原因,叫作认知失调。

如果真的想做到“不迁怒,不贰过”,需要冷静的分析能力,更需要极大的勇气,敢于客观的面对自己。只有知道“我是有错误的,我是可以改变的”,并将这种信念植入脑海,才能真的做到孔子心中的“好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