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雍也篇之[不迁怒不贰过]70

【原文】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白话】鲁哀公问:“你的学生里面谁是爱好学习的?”孔子回答说:“有一位叫颜回的爱好学习,他不把怒气发泄在不相干的人身上,他也从不再犯同样的过错,遗憾的是他年岁不大就死了!现在没有这样的学生了,没有听说爱好学习的人了。”

这一篇,孔子说他的学生中,只有颜渊好学,因为他能做到“不迁怒,不贰过”。可惜的是他生命短暂,孔子失去了懂得他的好学生,实属一大憾事。

不迁怒,是指因为自己的原因,不把怒气发泄到不相关的人身上。

比如,我们在工作中,因为没有完成领导安排的任务,被领导训斥了,这时又不能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直到晚上回到家,刚好看到孩子弄脏了地板,这时我们就很容易把自己白天堆积的负面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迁怒于孩子。

当负面情绪继续发酵时,就好比“踢猫效应”,会引发一连串的事故。

犯错更是如此,屡错屡犯,还不自知。

不贰过,指不重复犯同样的错,就是要对自己性格中缺陷痛加改正,要想不重复犯错,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一个人的性格从小就养成了,犯错大多因为性格的原因。都说“本性难移”,而颜渊却为了可以修炼好自己的德行,不断地修整自己的性格,对犯过的错不再犯第二次,实属难得。

生活中,我们都说“事不过三”,如果一个人“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错,我们就会说,这个人真是没救了。

因为要改过就要改变自己的性格,这是非常痛苦的,所以很多人宁愿重复犯错也不愿意改过。

所以我们想要提升改善自己就要像颜渊学习,不迁怒别人,尽量少犯同样的错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