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语文寒假作业有一项是以过年为主题写一篇作文,儿子说我不会写,我说我可以写一篇关于年的文章给你参考,儿子说好。
时光荏苒,记忆犹新,小时候最期待的就是过年,一放寒假就开始倒数着日子,最先迎来的第一个节日,小年,小年是腊月二十三。
腊月二十三这天,家家户户大扫除辞旧迎新。父母会齐心协力打扫家里,让整个家焕然一新。父亲会去竹林里砍一根又直又长的竹子,做一个长长的竹扫把,举起来打扫屋顶的灰尘,蜘蛛网。母亲会拆洗家里的被褥、床单和家具,厨具;过年时拜年的亲戚来就可以用新洗的碗筷厨具,我会帮母亲洗洗刷刷。就连最不喜欢劳动的兄长在这天也会加入,扫地,帮母亲搬东西到池塘边去洗,洗完还会积极搬回来晾晒。这一天我们全家都有用不完的力气,内心的期许让我们充满力量。
另一个让人欢喜的日子就是杀年猪。小时候因为家里穷,不是年年的都可以杀年猪,家里紧的时候父母会把猪卖了换钱,买一些肉预备过年,但隔几年也会杀一次。因为小时候家里没有冰箱,杀年猪会等到快过年了杀。记得很小的时候杀年猪,要请邻居的叔叔伯伯们帮忙按猪,几人合理把猪按在木板上杀,感觉猪的力气特别大,好几个人按都按不住。所以杀猪的时候邻居都会跑来看热闹,因为好几个大男人也要费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把猪降服,这也可能是猪的求生本能吧。后来有一次请了远房一个表叔来杀年猪,他是专门杀猪卖肉的屠夫,他说不用找邻居帮忙,让母亲准备好接血的盆子就好了,表叔和他的同伴把猪赶到我们家后院,他们一人抓着猪的一只耳朵,瞬间猪就被挨了一刀,挣扎了几下就咽气了,我这一生见证杀猪最快的一次,就那么两分钟就杀完了,真可谓杀它(猪)个措手不及。杀完之后还是老规矩,烧一大锅开水刮毛、开腹、取内脏、分离骨头、分肉。新鲜的食材就要现做现吃,师傅会把中午要煮的肉首先分割出来,让母亲先准备着,这样可以按时吃午饭。这天父母会请来爷爷奶奶、叔叔婶婶、姑姑姑父、外公外婆、舅舅舅妈来家里吃午饭和晚饭,母亲和女辈亲戚们会和力做一大桌好吃的,炖一大锅大骨头汤、炒回锅肉、烧肥肠、炒猪肝、炒腰花、炒肉丝、烧排骨、凉拌肉,我每次都守在厨房烧火,所以多数的菜我都能记得,还有一些菜不太记得了。写到这里我都不自觉咽了好几次口水了。父亲则会和师傅分割猪肉,按需求分割好,有邻居也会分一点回去吃个新鲜,还要留一些给亲戚,等晚上他们吃了晚饭每家人会带一块肉回去,当然他们杀了年猪的时候也会送我们一块肉,礼尚往来嘛。因为没有冰箱,剩下的肉都会做成香肠和腊肉,便于长时间保存。
团年,我们村有兄弟多的,腊月二十四就开始团年了,每天都有响亮的鞭炮声。听到鞭炮声,我们的年也快了,父亲有两个兄弟,腊月二十九是在我们家团年,腊月三十是在叔叔家团年,团年这两天,我们不用做作业,不用做家务,最多就是帮母亲和婶婶烧火。吃团年饭,拿压岁钱,看电视、嗑瓜子、吃爆米花就觉得特别开心。
大年初一,在陆陆续续的鞭炮声中苏醒。早上母亲会让我们穿期待已久的新衣,煮圆圆滚滚的汤圆吃,寓意新年新气象,团圆美满。早饭后我们要去外面转转,隔壁村有个大水库“团结水库”,很大,走路都要转一圈大概要走两个多小时,我们每次只走一边都要走1个小时,人很多挤着走,有卖吃的玩的。小时候去过几次,觉得太挤了,后来便不再去了。回来的时候还要摘一枝柏树枝带回来,柏树枝四季常青,寓意一年四季平平安安,财源滚滚,母亲说这叫“进柴”,寓意“进财”,我记得有些年长的爷爷奶奶们,会折好大几枝回去,估计他们认为拿回去的柴多,今年“进财”就多。父亲和兄长不爱出去转,就在家里和各自的伙伴玩扑克牌,也是热闹非凡。
大年初二就开始走亲戚拜年,初二一定是外婆家,每年都是如此,母亲的兄弟姐妹聚在一起,然后商量初三到谁家?初四到谁家?小时候想着拜年能拿到红包,就特别乐意去。现在回想起来,父母那一辈有很多兄弟姊妹真好,所有的感情,亲情最浓。
年底了,再有几天就可以回去陪父母了!愿朝朝暮暮皆如愿,年年岁岁人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