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生活
读《生活教育的创立和成长》有感 张叶
最近拜读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的创立和成长》,有两段文字深深地打动了我:
第一段话:学生和农民熟悉交流后,学生重新发现自己也有一双手,农民发现自己还有一个头脑。
由此我想到了自己刚刚上的一节课的课堂:
前几天,讲了《秋天》一课,课前我制作了非常优美的课件,伴随着一张张美丽的图片,孩子们一下子就认出了玉米、石榴、苹果、高粱、谷子,除了南方的水稻他们不认识,其他的庄稼、水果、蔬菜都能叫出名字。我本以为很多孩子可能会有所迟疑,听到他们毫不犹豫的喊声,我突然记起了自己国庆期间安排的一项任务:跟着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一起去果园里、田野里、菜园里看一看,秋天里都有哪些果实成熟了?
看来,孩子们都照办了。欣喜之余,我又觉得非常得遗憾,为什么不能再大胆一点,让孩子们把红红的苹果,把黄黄的柿子,把珍珠似的葡萄、把红红的高粱、沉甸甸的谷穗、把埋在地里的地瓜都带到课堂里?让孩子再次近距离地感受收获的喜悦呢?
我更盼望在和孩子们学习的时候,讲述这些的时候,再也不用从课件儿里知道,而是亲身带着孩子们,走向大自然,走向田野,近距离地接触它们,聆听它们美丽美妙的叫声,欣赏它们绚烂的色彩。让孩子们用手轻轻地摸一摸,用鼻子细细地闻一闻,比看着课件儿,给他们介绍这些果实的颜色、形状、味道,哪种植物的生长过程怎么样,好像是效果更好一些。
从这一节课来看,我们在课本上声嘶力竭教学生学会的知识,生活中孩子们能更直观更容易地接受,而这些,我们小时候曾经那么地“受用”过:
情景一:小时候最初认识磁铁是在河里捞铁砂的时候:河里每逢发大水,我们一群孩子就会到河里去吸铁砂,用换来的钱买支冰棍、买个本子。自然课上,那时候的老师不用反复演示和解释,我们都知道了磁铁的功能。
情景二:我们小的时候能亲眼目睹父母的辛苦劳作,并跟着大人干活,然后真正能体会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而现在的孩子,老师只能在课堂上一遍一遍地告诉他们:农民伯伯不容易,我们要珍惜粮食。那农民伯伯到底怎么不容易呢?单纯地说教,孩子们的印象并不深刻。
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很多在我们眼里觉得很简单的事情,他们却只能凭想象,从电脑中或者从游戏中才能体验到。由此我想到了陶行知先生的第二段文字:
第二段:陶行知先生说,中国的教育太重,书本和生活没有联系,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为生活需要而办,教育教育与生活是分不开。
无疑同我们相比,现在的孩子是幸福的,在众多长辈的努力和陪伴下衣食无忧。凡是他们能想到的、做到的,都会尽可能地满足孩子们。现在的孩子接触的新事物也是我们那个年代无法企及的,甚至说在我们幻想中也是无法想象的,他们吃的穿的用的都完全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但好多时候仿佛现在的孩子也少了非常多的快乐。他们很少有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即使跟着爸爸妈妈出去郊游也有好几个大人的保护,怕他们弄脏衣服,怕他们被蚊虫叮咬,怕他们磕伤碰伤。孩子们不能尽情的撒欢儿似的玩耍。在这样唠唠叨叨的提醒下,他们能否真的体会到大自然带给他们的乐趣呢?他们能不能真的探索到大自然中的新奇的事物呢?
几乎所有家庭一家人老老少少,生活的主轴线都是围绕着孩子,特别是围绕着孩子的学习,但是孩子今天的学习不也是为了以后更好的生活吗?
我们不妨让现在的孩子也去跟着爸爸妈妈或者是爷爷奶奶去工厂参观一天,看看他们的辛苦劳作,或者亲自去田里也干一天活,体会挥汗如雨的感觉。
或许我这个理论有点偏谬,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点,但是我觉得生活就是课堂,课堂离不开生活。毕竟我们最后所学到的所有的知识都得在生活中得以运用,都是为了运用于生活。
就像他们不可能永远生活在课本里,长大以后,他们也要吃喝拉撒,自己要去奋斗。
我非常庆幸我的学校位于城乡结合部,当孩子们不愿意看课件儿的时候,我可以领着他们走出校园,看一看远处的大山,看一看近处的柿子树,看一看学校下面的果园。。。。。。
春天,我们可以亲眼目睹学校旁边的粉红色的迎春花,白白的杏花,金黄色的迎春花,还有柿子树那小小的就像小精灵一样的小花。
夏天,孩子们可以从学校的草丛里、操场上逮到蹦蹦跳跳的蚂蚱,有的孩子在上厕所的途中就能体会到这些小家伙带给他们的乐趣。
秋天,校园旁边的柿子树上的柿子红了,远处的苹果红了,黄黄的野菊花开了。
冬天,寂静的校园里,旁边的小树林里,小鸟还在叽叽喳喳地不停歇地叫着。
当孩子们想体验一下城里的感觉,也可以去吃吃汉堡、逛逛游乐园。。。。。。
希望我们整个社会都能放开一些,让孩子能深深地吸一口真正新鲜的“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