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又到冬至,时间太快了!
一直都知道冬至要吃饺子,不然就会冻掉耳朵的。小时候总会纳闷吃饺子跟冻耳朵有啥关系 ?后来慢慢知道了,吃饺子是节日的一种习俗,是大家赋予这个节日的一种仪式。
今天要给孩子们讲有关冬至的来历、习俗、传说,才知道,冬至是24节气中最早被制订的一个。在中国历史中,由周到秦,以冬至日当作岁首的概念一直没有变过。古人认为自冬至起,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天地阳气开始兴做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
“冬至大如年",在传统节日里吃饺子是“万万顺”,寓意吉利。为了使全校师生过一个快乐而温馨的节日,每年的这一天柳小的餐厅自然是热闹非凡。
今年也不例外,早上八点半,没课的教师争先恐后地来到了餐厅,加入了包饺子的队伍,大家分别找到自己的拿手项目,搓面团的搓面团、擀面皮的擀面皮、包饺子的包饺子。女老师们当然是包饺子的主力军,只见她们各显神通,手指翻飞间一个个精致美观的饺子便脱手而成。老师们包出的饺子,有的用料十足,个大肚圆,展现出北方的豪爽大气;有的大小均匀,圆润精美,彰显出了南方的灵动清秀。老师们时而探讨心得,时而过招切磋,看着自己包的饺子,大家的兴奋与自豪不言而喻,整个餐厅充满了欢声笑语,温情满满。
窗外寒意正浓,屋内暖意澎湃,当一碗碗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餐桌时,孩子们有的细嚼慢咽,有的狼吞虎咽,有的独自细品,有的你我分享。在寒冷的冬日,热腾腾的饺子,温暖了一片学子心。
“像不像过年,我们就是一家人”,一句感慨让我们的心像这饺子一样团在了一起,一个学校一个家,兄弟姐妹是一家,今天欢聚在一起,品尝共同的劳动果实,浓浓的家人情洋溢在我们的周围,美味犒赏着舌尖,暖情洋溢在校园。
以饺交心,情更浓,小小的饺子里太多幸福的味道。虽然十二月寒风瑟瑟,但是我们的师生们的内心却因为有爱的冬至节活动而倍感温暖,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其实,每一个佳节都寄托着华夏儿女源自民族本性的希望和祝愿,都是民族亲和力和凝聚力的体现。这个季节,再多的寒流也抵不住内心的暖意。
只愿每年这一天都能吃一顿热乎乎的香喷喷的饺子,过一个有仪式感的热热闹闹的冬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