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应该有听说过心理学上的ABC理论吧,A(发生事件)、B(念头或者想法)、C(情绪或者行为结果),A不会直接导致C,而是因为中间的环节B起了作用,才会导致C。
比如别人撞了我一下(A),这时我的想法如果是他一定是故意的(B),那么我肯定会很生气(C);那如果我的想法是他可能是不小心的(B),那么我就不会很在意这个事情了(C)。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导致我们有情绪或者行为的原因是我们的想法。所以只要能改变我们的想法,结果也会自然改变,而这种改变念头的方法就叫做“转念”。
“转念”是我从小猫倩倩的文章里学到的,第一次看到的时候就想坚持打卡,没想到半途而废了,现在我又打算重新拾起来,想通过转念的方式去减少评判,减少指责,也能更好地去理解他人。
下面分享一下我做的几个转念作业吧。
转念一:我一直不太喜欢婆婆的言行,她很喜欢操心管事,跟她相处起来很累,所以每次在家呆久了就会感到压抑委屈,只想逃离。
让我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可能是只看到了婆婆的控制,什么都得她说了算,我认为她不理解我,不给我自由。其实我没有想过她这样做,可能是一种爱,她把她认为好的告诉我,希望我按她的去做,是不想我做错。还有她知道自己生了两个儿子吃了很多苦,所以从来不催促我生二胎。
我很少去理解她的初心,都是凭自己的想法给她下定义,其实她一直都在用她的方式爱我们,只是不会表达爱而已。
转念二:之前在美容院办了卡,偶尔会去护肤洗脸,这次中秋她们又推出了新的活动,打电话让我办卡,我不太喜欢推销,所以找了个理由拒绝。没想到晚上10点了还在发语音视频来,我那会感觉到被打扰了,一下就把语音给挂断了。
我当时的想法就是她们真喜欢推销,明明拒绝了还要继续骚扰,心里越想越气。
后来冷静下来,我想大部分人应该都不喜欢推销吧,推销可能会遭到拒绝,她们明知道会被拒绝,还要坚持推销,可能确实是有业绩压力,而且疫情的影响大家也都挺难的。如果我真的不需要,拒绝就好了。
当这样一想,好像就不那么气了,反而对她们多了一些理解。
我认为转念就是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理解他人。这个方法看起来容易,但是坚持起来有点难,我打算每天做一个练习,先坚持一个月看看,后面有效果了再跟大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