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连日的高温过后,今天受一个高空槽影响,我校的气温下降到20℃左右,伴有四级左右的东南风和小阵雨。加上个位数的PM2.5,整个空气的舒适度再次达到了一个绝佳的程度。
趁着这样的天气,吃过晚饭后,决定久违地出去在校园里散散步。这也是久违地在动画之外找到开心的事情——虽然本质上也是因为我下午看了《白箱》之后心情特别好,耳机里放着角色歌的同时加上了好天气的锦上添花而已。我说了,现在只有两件事对我的心情有重大积极影响,其一是动画,其二是气旋式天气。
趁着决定制作剧场版,而捡起来看的这动画《白箱》(《SHIROBAKO》),在最近几天对我的学习节奏带来了很大的启发。而其中特别有一句话很让我震撼。
画云的魅力在于,无论我怎么画,都画不出让自己满意的那片云。
因此,散步的时候我决定认真观察一番,原本是我最熟悉的天气,会带来哪些不一样的要素。
风吹动叶子的形态是什么样的?凉爽的风吹在身上的感觉到底是怎样的?阴天傍晚下,在中云下的那片我最喜欢的阴影到底是什么颜色的?我发现都不能很好地用语言或者照片来描绘。而对于这种微妙的感觉,才正是天气的魅力所在。借用上面这个句式,我想说,无论感受过多少次天气,也不能尝够、品全天气所带给我的真正魅力。
当然,同样地也可以说,无论见了多少次云,也有我不能体会过的云的轮廓和细节;无论分析过多少次环流,也永远有没见过的环流形势;无论看过了多少个台风间的互动,也永远有让我拍手称奇的台风剧情发展。
正如之前,当了气象爱好者十年的我,面对青岛6月9日的雷达空洞,当时还属于从来没见过,没办法做出合理解释的情况;而对于去年10月8日的冰珠天气,就不说在雷达上的具有特点的红波形态我无法识别,居然连天气本身,当初我也不知道这叫做什么天气。最后当然是更高水准的气象爱好者教了我上述这两个东西到底是什么情况。
我最近才想到,正是这些“完不成的事,达不到的目标”,如果也能认真地去做,并能体会到“在达不到的目标下达得到的前进”所带来的这种在漫漫长路中的过程上一分一毫的喜悦。只有做这种事,才可能是正确的选择,才可能是自己的真正动力。正如为了探索6月9日的雷达事件,我配合大家翻出了青岛、烟台的雷达图、小时降水量图、云图、中层环流形势图和湿度图等等,终于探明原因的那一瞬间,真的觉得有不小的收获。突然觉得,只有大部分日子都保持着这样的状态——探索未知的状态,才算是一个正常的大学生生活。现在这样根本不算是一个大学生。
完成任务反倒并不是做事的动力,这一点说不定要重新开始审视。《白箱》中今井みどり的角色和其它角色的对比,让我突然发现,我现在不是职场人员,我要做得像一点大学生的样子。任务管理软件用多了之后,逐渐变成以完成任务为目标,这显然不是我的初衷,也不是我该有的最终目标。
想着想着,也兼有《白箱》中第15话介绍的关于动画中背景颜色设定的启发,我决定去深究深究到底那片云下的阴影是什么颜色的。手机拍照并不能直接提供这一信息,因为技术原因,它往往在傍晚因为白平衡和感光原因带来相当大的色差。我只能先拍一张基本照片,然后在当场用一只眼睛分成两个视野,左半边看实景,右半边看手机,不断使用图片处理软件调整白平衡和色调,使得显示屏显示出的数码颜色和我眼睛真实看到的自然颜色重合。然后将照片带回到电脑上,用画图软件的取色器探究这种颜色在数码上到底是什么样的效果,拥有什么样的数据特征。
然后我发现,我从来不知道傍晚天空中的阴影是这种颜色的——虽然有着低饱和度和低亮度,但却能鲜明地分辨出来这是一种蓝中略带粉的颜色。
这与前几天拍到的夏季积云的云缝下的阴影,以及积雨云下的暗幕的颜色有明显的区别。而这两种颜色,我却意外地发现,它们意外地接近。
这绝不是之前想到的,云缝应该是纯粹的深蓝色,而阴影应该是纯粹的灰色。我从来没想到这两种颜色会如此相近,而下午的阴影与傍晚的阴影的颜色却反而会差了这么多的粉分量。
时至今日,我居然也能在天气中发现如此新鲜的事物,这让我非常惊喜。
在深究天空的颜色的同时,我也第一次发现叶子的轮廓原来不都是两条40°的弧线包裹成的形状,而是可以长得如此漂亮。对于从小美术就不及格,毫无艺术创作细胞的我来说,偶尔假装以画家的眼光观察一些东西,真的还挺有趣。
我觉得回忆起了初心,于是把我自己写的《白话气象》前言看了一遍。我想起了为什么要编写《白话气象》。这本书其实是给我整理这十年气象上遇到的各种积极和消极的事情的。表面上是一本偏理的书,实际上我宁愿说这本书的重要目的是凝聚十年天气的情感,特别从每一本书的前言就可以看得出。特别是还未发表的2018版《白话气象》的必修2的前言,我觉得这不是写给别人的,正是写给我自己:十年的天气生涯是有留下这么多这么多的美好回忆的。我其实借助这本书在反省一个事情:我通过天气,想要获得什么。
现在,很明显通过天气做的事太杂了,反而导致我正在渐渐失去对天气的兴趣。
兴许,回归天气最基本的要素。气温、湿度、云、雨。舍弃零散的其它东西,反倒会看到天气的本质。所谓天气上的“打牢基本功”,大概就是打牢感受这些要素的能力,而不是提炼出天气图中琐碎要素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某些大气专业本科生书写毕业论文的能力。
这方面来说,除了《白话气象》,我这学期在校内给同学做的一些环流形势示意图,刻意地舍掉了相当多专业名词,也有这方面的原因。这反倒主要不是说是为了让同学能够看得懂,而是我在探索——对于天气世界来说,到底能不能抛去什么假相当位温,什么大气运动方程,什么具体的槽是什么形态,具体的比湿和CAPE指标是多少等等这样的话题?天气的世界来说,究竟能不能以一种更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究竟能不能还原成最基本的一些要素的组合?因为对于我来说,这应该才是“美”。
这方面的尝试,我从2014年的“天气卡牌”上就开始在做,现在依然在做。我基本已经找到了并选定了那才是作为“爱好者”而不是专业人员正确的方向。这些环流形势示意图中,我寻找了各种配色方案。例如“水精灵”的配色,就是我最尝试了十多分钟找到的一个我心目中最符合水精灵的颜色。
所谓借助平台发起的优质天气评选,也是想要有更多人能够发现天气的美,在每一天有意识地去感受天气。自然,一直在做的天气照片集合也是如此,本质都是想让天气回归到最朴实纯真的要素上。或许这只是一个私心。我仅仅是想要一起感受天气的人多一些而已。
可是最近我突然意识到一件事,那就是这种美、这种感受是几乎不可能被分享的,即使我传递出天气的美,即使我编教材,这种分享也几乎是不可能做到。这倒不是因为理论上“不可能”,而是因为人的差异实在太大,各人的最适温度、最喜爱的天气都有相当大的差距,喜欢的景色(当然是真正喜欢的景色而不是发朋友圈会有大量人点赞的景色)也十人十色、千差万别。
这方面正如我会在完全没人提过的地方感受到惊艳的美,如柴达木盆地中的风车田、内蒙古的雪夜经棚一样;正如我做过一个调查,结果几乎没有人喜欢我最喜欢的10℃的小雨天;正如我最喜欢热带扰动的千变万化和它“润物细无声”般带来的好空气一样。例如今天福州的蓝天白云,当然就是由一个没有编号的热带扰动带来的,而连气象爱好者都嫌弃这样的热带扰动,普通人则根本不知道热带扰动和这蓝天的关系。
在动画上也同样,我试图寻找人跟我能讨论到一块。我尝试了各种平台,微博、简书、QQ,甚至上了Twitter和日本的动画爱好者讨论,结果发现还是没有人能够和我说到一块去。正如我会喜欢上一个动画角色,结果发现找一个同样喜欢她的人那么难一样;正如找到跟我在剧情同一个点有同样感触的人,能够和我一起讨论同一部动画的人几乎不可能一样。即使可能,由于是远程的同好,也很难聊到一块去。认识到这一点之后,这一学期,虽然私下仍然在写动画感想,但是从来不像上学期那样写到简书上发表了。
也许美最终是可以被分享的,但这是在基于一定的受众和一定的技术的基础上,例如动画制作公司这种规模。没有这种受众,根据“喜欢一个特定作品的特定角色”这件事的概率的百分比来说,可能性几乎为零。在分享这种美和感受之前,绝对还有相当多的工作要做,而不是像我这样直接试图跳过这些步骤,有点急功近利地想去分享。
或许我需要的是回归写日记的模式或者写天气博客的模式。还是同样的原因,我觉得日记反而比写博客要好一些。
我在天气上也不应该这样按固定的模式固步自封了。但是,在天气上的经验的积累又不能就这么丢掉。我觉得,把我知道的所有写入《白话气象》就是一个折衷的方法,总结一个阶段,然后用全新的感受面对新的阶段,尝试一些新的事情。因为通过这次散步我发现,即使和天气有关,许多事情却还是全新的。
这就是所谓的作为“爱好者”该磨练的“基本功”。
我决定要拿起云的有关图鉴看一看了。虽然我在《白话气象1》里推荐过,但我自己却没有读完。而且,弄准云的颜色、天空的颜色,正确把握眼睛看到的颜色和数码颜色的差别,也是天气摄影的一个基本功。此外,看准云的层面和类型,同样是临近天气分析的一个基本功。
说准确把握颜色的概念是天气摄影的基本功一点也不假,例如很少有人知道我为了还原这张照片中这种的色彩,在当时相机设置与后期上花了多少功夫。
写到这里,想起了TED中讲到的人的两种模式:一种叫做Learning Zone(学习模式),一种叫做Performance Zone(表现模式)。如果说很久以来我的天气方面的能力都在表现模式的话,我现在想要回到学习模式——因为这才能还给我那种新鲜感,正如我十年前在莫拉克上,九年前在台风芭玛上,八年前在台风鲇鱼上,七年前在台风梅花上,六年前在台风天秤上,五年前在台风凤凰和天兔上,四年前在雨季暴雨后的夜世界上和台风海贝思上,三年前在台风苏迪罗上,两年前在热带扰动生产线和雪后萃英山上,一年前在暴量冰珠上,以及今冬在福州的雪中,今天在天气颜色上感受到的那样。
关于天气上我还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不能因为我已经是十年的气象爱好者就忘记这一点。尽管我气象爱好者已经是十年,我仍然是一个学生。发现新鲜事物是我应当去做的事情。我不应该沉浸于已知的世界,而应该去探索未知的东西。本来是简单的道理,我却单凭着自己多年爱好者的资质,忘记了很多年。
至于天气服务这一块,显然有能力的气象爱好者已经基本处于断层状态。我深刻地感觉到提供现成的服务并不是可持续的手段,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谁关注沙尘,谁就应该去阅读沙尘的预报技术,自己学会随时预报;谁关注降温,谁就应该去阅读冷锋定位和冷空气预报的有关章节,随时掌握冷空气的动态。这才是最合适的解决方案。现在这么做,恐怕只是一味地做着找不到接班人而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这也是我为什么放弃了在微博里整理防灾模板,在特别的天气下发表福州天气特别情报的原因,也是我进一步决定继续减少提供校园服务的原因。我意识到在碎片化的阅读时代,这样的影响力是绝对不够的,这样的价值,这样的碎片化输出也不会高于我编写《白话气象》,更将低于我现在开始学习新鲜的事情,等真正成为不再迷茫的社会人的时候,再考虑考虑能不能发挥作为气象爱好者前辈的经验的这件事情所带来的效益,以及对社会实现的价值。
2018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