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的景观摄影

一、西方景观摄影对中国景观摄影的影响

      景观摄影的出现伴随着人类对大自然异化反思的基础上,对社会变革的影响下而产生,相对自然风景而言景观摄影包含了更多的社会性。二十世纪,西方国家掀起了一场反传统的现代主义思潮,在各种摄影方式的创新与实验后,西方的人文主义精神气质更加浓厚,反映人类社会风貌的景观摄影便由西方担任其集大成者。中国的景观摄影属于后进者,其借鉴了西方后工业文明时代的景观摄影理念和方法论,尤其是受英国统治时期的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香港,其诞生了第一批中国景观摄影师群体,加之中国的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许多中国摄影师开始转而学习西方景观摄影来批判社会存在的弊端,引发公众的思考。这种批判性和反思性,是中国继承西方景观摄影的一大理念。

二、中国景观摄影师及其作品案例

      在上世纪90年代,李玉祥作为中国最早一批的景观摄影师,他在系列画册《老房子》中收录了许多中国古村落遗址的图像,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记录下正在经历城市化进程滚滚向前涌动而濒临灭绝的古村落及其建筑特性。譬如,广东省开平县的碉楼、福建皖南古村落建筑群、江西婺源古寨等等。李玉祥的摄影理念以客观纪实性为主要特征,这与西方景观摄影理念中反映工业化进程下的反思相呼应。

楠溪江三十年的变迁
永泰的谷贻堂被李玉祥称之为仙境

      在新千年以来,著名的城市景观摄影师周明以上海城市景观画册蜚声摄影界。他的摄影作品《都市形而下》中反映的是,在高楼大厦林立的上海却藏着林林总总的老建筑,而在新旧交替的建筑群像呈现的同时,通过其颜色、质感、外观等要素的对比,呈现出城市化进程之中的市民生活的变化进程,这种对比的摄影理念,可以直观地将“历史-现状”呈现在观众的视野中,这种呈现方式更加能够发人深省。

周明《都市形而下》

      杨铁军的摄影理念既不是瞄准于古村落,也不是立足于一线城市,而是转向更具有市民气息和生活趣味的小城市。他的摄影作品《政府大楼》反应的是,有钢筋水泥铸造而成的宏伟建筑群严肃庄重地矗立在城市一角,仔细观察图片中的建筑群,我们会发现这些高楼大厦都是同样的形状,相似的高度,整整齐齐的排列在那。杨铁军正式通过对高大雄伟建筑物直观呈现,隐约批判了建筑背后的权力欲望,这与西方景观摄影中,批判资本主义陋习的理念不谋而合。

杨铁军《政府大楼》

三、总结

      在这个效率为主的时代,建筑物迎合高速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多的城市失去了原本的特色,到处是相似的冰冷立方体。而人们又被自己所建造的水泥立方体压抑和禁锢。快节奏的生活,被取代的自然景观,摄影师通过拍摄的对象来传递对于生命、死亡和社会现状的思考。中国景观摄影基于自身国情和文化传统的中国式景观摄影理念,正在深入发展之中。但是我认为,景观摄影的出现,天然地存在一种反思和批判的特征与情怀,中国景观摄影未来将更多的瞄准于本国历史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趋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其实在这节课开始之前我对景观摄影的看法还是停留在泛泛的风景摄影层面上,通过老师的介绍以及搜集到的资料来谈谈我对中国...
    Shallow_Iris阅读 3,775评论 0 1
  • 景观摄影”是近年来出现在中国当代摄影中的一个特殊转型现象。它是指一种建立在冷静、理性和相对客观的观看方式主导...
    咕噜咕噜噜噜阅读 3,652评论 0 0
  • 论中国的景观摄影 很多时候艺术的发展和科技的发展有着很强的关联,而恰巧在欧洲的写实技法达到顶峰的时候,摄影术随着科...
    u_7c39阅读 3,365评论 0 0
  • 景观摄影这个概念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30年代德国的新现实主义和60年代衍生出来的“杜塞尔多夫学派”,向着社会景...
    吃得饱睡得好有只猫阅读 3,613评论 0 1
  • 一:西方景观摄影副当代摄影的影响 当第一次听到景观摄影,我想到的就是自然景观,景观摄影粗略的可以分为自然景观...
    MOZIXUE阅读 5,691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