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上班的时候,我和同事像往常一样在抽血窗口给客人采血。一位女客人屁股刚挨着凳子,就开始喋喋不休:我的血管很不好抽啊,你最好一针见血噢!我同事一边安慰她,一边开始找血管,刚绑上止血带,开始找血管。“啊,要抽7管血啊,要补多久才能不回来啊?为什么要抽这么多管?我这个地方不能抽,这个地方你最好不要扎,很疼。你最好在这块儿找,以前我抽血的时候是在这个地方抽的……。”我的同事找了好半天,也没找着她的血管,加上她语言上给的压力,再加上血管确实是很不好找,我同事放弃了,于是找我帮忙。
我给她把针扎上之后,很想对她说:“你自己的血管不好,还要求别人给你一针见血,还埋怨那么多提那么高的要求,你这不是让人作难吗?其实即便是你不提要求,我们对每一个客人也都是非常细心加耐心,一定是自己觉得找准血管了才会进针。但是当你提了要求之后,我们内心会有压力,一旦心理上胆怯了,本来能扎进血管的,也扎不进去了。”但后来想想,其实也能够理解。她可能因为之前抽血,被反复的穿刺,让自己留下了心理阴影,她会害怕再次受到这样的伤害,所以才会一再的强调要一针见血。
相反有一些人就比较客气,知道自己的血管不好,就会安慰工作人员说:“没关系,我的血管不好,你尽管扎,扎不准就再来一针好了。”越是这样的客人我们越能一针见血,因为这种理解和信任会让我们更加放松,往往能更快地找到血管,顺利完成抽血。
所以,无论是医护人员还是患者,互相理解和支持真的很重要。我们也会继续用专业和耐心对待每一位客人,希望能让大家的就医体验更加温暖和顺利。毕竟,医患之间的信任和配合,才是最好的“一针见血”!